穆宁(2 / 2)

“穆宁公子眼下又不在,说要去办件要紧事,这几天都不在。”杨公子脸红脖子粗的道:“既然穆宁公子不在,我便先替他教训教训这小贼又怎么了?”

“谁说他不在?”高个青年手臂轻轻一推,杨公子只觉从折扇上传来一股大力,蹬蹬蹬后退了三五步,险些没坐倒在地。

他正想骂人,却见那高个青年唰的一声,将手中折扇打开,一时厅中鸦雀无声,人人都盯着那扇面上的一幅图,眼中显出惊奇无比的神色来。

人人都知道穆宁公子虽名满天下,但却极是神秘,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实面目。因他每次现于人前,总是隐于屏风之后,人们只知他乃是当世的大才子,却不知道他究竟长相如何,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唯一知道的是,他手中有把折扇。

那折扇不是凡品,乃是百年前大宋末帝的御用之物,那末帝治国虽是个昏君,却于书法上是个人才,自创瘦金体,天下闻名。因爱极了当时画坛奇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末帝便在自己手书的一柄绢面檀香扇上让他另绘了一幅缩小版的。

众人看着折扇上那瘦金体的四个大字“千字江山”,耳边回响着高个青年那句“谁说他不在?”,心里不约而同的浮起一个猜想,难道这相貌平平的公子哥儿便是大名鼎鼎的穆宁公子不成?

就连温岚也愣住了,翻看那本《西洋游记》时,她也曾想过这穆宁公子不知是何等样人,但却从没想过会是个为了几十两银子就趁机宰客的……呃……贪财之人?

那画院掌事的上前细看了两眼折扇,忙躬身道:“原来穆宁公子大驾光临,快请上座。”

穆宁公子高坐上位,轻摇了两下扇子,看向温岚,“君子动口不动手,不知这位小哥为何要撕了本公子心爱的画作?”

这人、这人竟真的是穆宁公子?

因为偶像破灭的失望,让温岚没能立时回答穆宁公子的质问。

“说话!”穆宁公子不耐地敲了敲桌子,对眼前这小哥他原还是有几份好感,可这会子却觉得这小子眼里的神色碍眼极了。

温岚忽然想到那些传记里对穆宁公子的评价,说他心高气傲,向来眼高于顶,极重自己的颜面,虽爱画成痴,素喜收藏丹青,但能入他眼者少之又少。且气量狭小,是个睚眦必报的,凡是得罪过他的人,他必十倍以报之。

但说的最多的,还是他于丹青鉴赏上无人能及的眼光,他虽不会作画,但品评画作的眼光却是天下一流,其画妙在何处,差在何处,他皆能品评的一针见血,且最善辨别真迹赝品。曾放下豪言,这世上没有他看走眼的画,若是评错了一幅画,便退出画坛,再不现身。

她忽然笑道:“撕都撕了,公子又何必知道是为什么呢,大不了,我赔公子便是。”

那剽窃了温岚画的杨必诚,虽抢了温岚的画,却并没见过她,都是让他侄子化名许先生去运作的,但所谓作贼心虚,他见温岚撕了他的画,又把穆宁公子给招了来,一面担心东窗事发,又一边安慰自己,类似的事情,他已做过数次,整个剽窃的过程已是驾轻就熟,绝计让人找不出半点证据来,先前被他剽窃了画作的几名画师不但没能扳倒他,反被他倒打一耙,被逼得封笔退出画坛。

等他听到温岚只字不提抄袭之事,才松了口气,抹了把鼻尖上的冷汗,只当这小公子是和穆宁公子有过节,这才找上门来故意挑衅。

他有些期待地看着屏风,期待那坐在后面的人会怒不可遏,直接命人将温岚给拖出去,打折了他的双手。

可他等来的,只是轻轻两下手指敲击桌案的声音,从穆宁公子口中吐出的话语仍是不见丝毫怒气,“也罢,只要你能赔得出来,本公子便留下你这双手。”

温岚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比了比,“十万两银子够吗?”

众人咂舌,听说穆宁公子买下这幅画花了三千两银子的重金,结果这位小公子张口就是十万两,三十多倍的赔偿,这人谁啊,怎么这么土豪啊!别是吹牛皮吧,肯定是在吹牛皮!

穆宁公子看着他修长匀称的手指,微眯了眯眼睛,“本公子不要银子,只要那幅画,和被你撕了的那幅一模一样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