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离去的李柳儿,寒墨道:
“王爷,李小姐……”
“让月冥回来吧,以后,应该不会与她再相见了。”
“是!”
十天后,周庄上下的人全然好了,大家都在欢庆着,大包也从城里回来了,带来了城里的消息。
原来,周庄的瘟疫本已传到了外面,城里很多大户人家府上都相继有染病的,尤其肖家,一直笼罩在丧子之处,而且还有多人也出现了病症。
京城本人心惶惶,汲汲可危。皇上连上朝都取消了,就在这危急之时,却传来洛王会治瘟病的传说。
一时间,洛王府的门槛都被踏破了。
大家得了药方,那病症带来的阴霾也却是一半。当然在病症得以控制后,洛王简直都成传说了,当然歌颂太子的诗歌一首接着一首。
百姓们的欢呼声一声接着一声,诉说着朝廷对百姓的关怀,毕竟瘟疫之症得以消除,而且不用焚村。
没过多久,以韩义阳为首,张落着周庄上下及晔城里受病的人,给皇帝上了万言书,道是感谢朝廷对百姓的爱戴。
皇上很是高兴,当着皇后的面,将三个月前害得祺才人小产,后又体虚身亡的叶嫔,令其自尽,并斥责了贤妃,说她管束不力。
皇上对洛王的表现也很是满意,不但重重赏了洛王,还在朝堂上对太子夸奖了几句,又连着几天去了皇后的寝宫。
朝堂上顿时风向发生了变化,但繁荣的下面却是波涛暗涌。
。。。。。。。。。。。。。。。。。。。。。。
瘟疫的事件后,大家都各安其所,做着以前的事,仿佛那些天的人心惶惶只是一阵风一样,过了便过了。只是那些家里有过世的人,有些暗沉。
林炽传来的消息,那个杜姓商人为人不错,与林炽说只要半年内将本利都付清,便不来收集贤楼。
半年的时间,已够林炽还清账。是以,一切都顺利的过着。
转眼,中秋节将至。自也是丰收过后,人们的脸上尽显着喜庆。周庄这次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便是交完李家的租子,更是有多余的粮。
想来,今年可以给几个孩子们扯几尺而做件新衣裳了。小桐穿着布衣,脚上踏着碎布鞋,正满院乱跑着。
春花却是边将厨房里刚炖好的鱼端出来,边对着院子里撵着大公鸡的小桐道:
“孩子,慢点跑,别摔着了!”
“没事,不摔不长!”
周成乐呵呵的说着,周婶却是满脸的笑,拿着木头勺子给往黄泥瓷碗里倒粥。
柳娘却是端着周婶最先盛好的粥,滋溜的喝了一口。粥虽不稠,但却软糯香甜。
再配上今年新下的玉米面饼子,和着春花炖的鱼酱,再加上春天的小酱菜,当真是香甜无比啊!
“周成,主家的来人了!”
周成与柳娘他们在屋内吃饭,突然屋外喊了一声,周成往外一看,顿时将手里的碗放了下来。
而柳娘不由得一愣,不由得也看向了屋外。但见一辆马车正停在大门口,几个身着周正衣衫的女子正向着院内走来。
但见得走到最前头的一位,虽年岁有些大,但步履稳健,大花对襟褂在这位妈妈的穿着下,引得周围的人一片艳现。
“乔妈妈!”
周成与周婶同时叫道,乔妈妈没有应,只是含了下头。
柳娘不由得在心里笑了,她最不想看到的结果终于出现了。,因为外面来的人是十几年都没见过的——夫人的贴身之人,乔妈妈!
身着暗红短褂的乔妈妈一入门,双眼便直直的看着柳娘。
心道这个六小姐还真是个命大的,一生下来就没了娘,亲爹也不管就被丢到了庄子上,又经过了瘟疫。
本以为是死了,可是现在看看,这不但人没事,还长得水灵灵的。当真不比府内的小姐差,那双眉似峰,双眼如月,胸前那两团似也发育着,更有一番韵味,
“六姐儿!”
乔妈妈做样子似的伏了伏,柳娘壮似无意的笑道:
“乔妈妈!”
“哟,六姐还记得我?”
乔妈妈不愧是老人,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
若是柳娘答知道,那说明她不安份,对府上之事有所打听。若是回答是“不知道”,那她是如何知道她是谁?
看着乔妈妈的笑,柳娘含羞道:
“乔妈妈忘了,刚才周叔与周婶不就是这么叫你的吗!”
乔妈妈看着柳娘,不由得笑了,
“六姐儿说的是,看我这老婆子!”
说着,乔妈妈自打了一下。眼前这个丫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才出生,而且生死未卜的婴儿。
不论她刚才是装的还是真的,还是只是小女儿心态,她都得小心。
“乔妈妈,快上座!”
看着乔妈妈的动作,她不敢拉着乔妈妈,毕竟人家的身份在那,可是她也不能看着乔妈妈自打啊。
周婶忙上前道,边用自己的袖子狠狠的擦了下板登,那板登有些年头,四边都是光亮亮的。
乔妈妈看着周婶,仔细的笑了,边道周婶子家管的不错,干净利落。
再看了看桌子上放着的那一盆没多少米粒的粥与一盆玉米饼子,黑乎乎的两大盘子,面上的难看之色便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