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是怀疑如娴的忠诚吗?”
安如娴声音低沉地问道。
“唉!”
朱肃忽然伸出三根手指,苦笑着解释:
“我那未过门的妻子,已经定了三房,所以啊,你就别急于表现了。”
安如娴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哈哈……开个玩笑,别当真。”
朱肃干笑两声,随即严肃地说道:
“我并非不珍惜民力,也不是不关心百姓……”
“你要明白,只有归顺大明的百姓,才是我国的百姓,能为大明效力的民力,才是我国的民力。”
“西南地区确实贫瘠,但归属问题,绝不容小觑。”
“有些土司以为,只要嘴上说说效忠,表面上做做样子,就能敷衍了事。”
“他们认为西南地瘠民贫,比不上江南的繁华,就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但我朱肃却不这么认为。”
“越是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你们这种内斗,不仅消耗了自身的力量,也拖累了整个大明。”
“别忘了,你们治理下的百姓,是大明的子民,不是你们的私人物品。”
“他们的生死存亡,不是你们可以随意决定的。”
他静静地看着安如娴,留给她消化理解的时间,片刻后又道:
“你知道我父亲吗?他每天都要处理三四百件政务,即便如此繁忙,他仍坚持事事亲力亲为。”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曾是普通的百姓,是命运的安排和自己的努力,让他最终登上了皇位。”
“我老爹坐上了龙椅,但他的心还牵挂着那些升斗小民。”
“他觉得只要自己多付出点,就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不必像他小时候那样,走投无路,四处碰壁……”
“皇上,真是一位仁君。”
安如娴难得地插话道。
“没错,仁君。”
朱肃轻轻点头:
“但他也是我亲爹,我不希望他每天那么操劳。”
“你知道,在大明,无论何时何地,犯人被判死刑,要砍头,这死刑的核准,都得上报给皇帝。”
朱肃说到这儿,嘴角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目光扫过安如娴:
“你们西南,是不是也这样执行的?”
安如娴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好吧,我不逼你。”
朱肃挥了挥手,然后自顾自地说道:
“不止西南,青海、西藏、漠北,好像处处都有各自的小皇帝,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对百姓随意生杀予夺。”
“这一点,我朱肃绝不能容忍!”
安如娴看着这个少年,发现他的身姿更加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样做是不对的!”
朱肃语气严肃地说道:
“你心里也清楚,对吧?”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安如娴,脸上的表情十分认真:
“我父亲成为皇帝后才意识到,有些人,他们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却擅长作威作福。”
“这样的人,朝廷里有,民间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