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第265章 重回南皮县之后

第265章 重回南皮县之后(1 / 2)

第265章重回南皮县之后

“快看!殿下就坐在那辆马车里!”“哪辆哪辆分明都差不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还用说——没见马车四周都有亲兵们护卫吗”

“对了,殿下何时巡逻渤海郡来着俺怎不知情”“吓~你以为你是谁真让你知道,那还得了再者,你能帮上甚么忙儿”

“嘘!噤声!莫要吵着殿下……听上头不是说,要俺们保持淡定么这会子别整得俺们没见过世面似的。”“喂!你不觉得说这话,说得有些晚了吗”

“不管了!让俺开一开眼界!早就听闻殿下是皇长子,指不定将来要登基啥的……听说现在就有这个可能!反正俺要靠近殿下,沾一沾喜气。”

“呵~你想得美!”

……黄昏时分,一条宽敞的道路两旁,站满了人群。

当然,也少不了一群县兵们不停地提醒,提醒众人不要冲前。

于是乎,众人只能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从远处慢慢驶来的刘辩一行人,直到刘辩一行人从自己的眼前经过、走远。

特别说明:大家全程都没瞧见刘辩本人,而只瞧到一辆又一辆似乎沾有龙气的马车徐徐而来,悠悠而走,根本就只看着车辆而兴奋罢了。

若不是刘辩坐在车里听见外面时不时地传来稀稀疏疏的讨论声,他决计不会掀开车帘,露面于众。

目不斜视,刘辩暗自庆幸自个儿幸好乘坐马车的同时,又忍不住郁闷:话说他自觉言行十分低调,并没公之于众,怎就让南皮县百姓们得知了呢

是谁,是谁泄露了他的行踪。

眯了眯眼,刘辩放下车帘,认真地思索,一张又一张脸孔浮上他的脑海,但又被他一次又一次地剔除,不是袁绍、曹操和袁术,当然也不可能是刘备、关羽和张飞,至于二舅舅何苗、荀攸和荀彧这对侄儿,那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到底是谁呢

幸好大家只知他是巡逻渤海郡,而不是悄悄地跑出州郡,求学于「北海书院」。

尽管只才半个月。

唔~慢着!就算知晓他去过「北海书院」,那也不打紧,因为……

“咦那不是郑玄郑康成先生么”

“真的假的啊郑玄先生怎么可能……呜哇!是真的!郑康成先生!!”

他从车帘的缝隙里瞥见有人连连地惊呼,甚至还揉了揉眼。

八成是郑玄夫子由于听到嘈杂之声,这才探出脑袋,让人瞧个正着罢

真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学者啊!

刘辩感慨地想。

更令他高兴的是:他不但拜了郑玄为老师,还邀请到了郑玄担任「南皮书院」的书院长……是了,是了!这正是他如此折腾的主要原因啊!

他想让「南皮书院」成为最好的书院之一。

他需要大量的人才,是以他才寻思应该培养人才,争取给求学的学子们,无论是世家豪强子弟,还是农民商人的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

而不是只重用世家或豪强的优秀子弟。

或是任用世家或豪强推荐的人才。

他要打破人才垄断——

那时,不会再是甚么「察举制」、「举荐制」,乃至「九品中正制」!

他希望看到的是:习得真才实学的人,最终能够改善人生,让生活更美好,更有意义!好歹得到重用,而不是甚么苦无门路……那可太糟心了。

当前,他的目标应是:重视教育,不分贫贱!

都怪先前二舅舅和荀攸提到「立太子」、「登基」之事,害得他分心,都没心思去考虑渤海郡的教育情况。如今……

如今,他定了定神,再度把注意力放到渤海郡的治理和发展上——离开渤海郡的这段日子里,渤海郡怎样了

他意外地听到车外的杂音少了许多。

这可正好。

他二度打开车帘,往外望去。

便见马车已然进了南皮县城,正往渤海郡府的方向驶去。

不过,距离渤海郡府尚有好一段距离,足够他中途去欣赏南皮县的风景。

正值五月上旬,气候适宜,真是种植庄稼的时节,他望见远处一片又一片田地围绕一方又一方池塘,长出喜见乐闻的绿色,仿佛可以立即收割一般,偶尔真有农夫们的身影,似在割田,满载一箩筐成果,着实令他满意极了:

很好!

虽说他没看见多少水稻或小麦,但却瞧到各种蔬菜被种上,和浮阳县、高城县、阳信县等地方差不多,决计没有荒废田地。

刘辩再眺望远方,便见远方郁郁葱葱的山峰似有一缕轻烟冒出……咦

难不成有人搬进山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