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巧了!我也叫刘辩 > 第264章 我们寻思这不妥

第264章 我们寻思这不妥(1 / 2)

第264章我们寻思这不妥

众人面面相觑,有心想说甚么,但又不知该从哪里说起——

话说殿下,你真的清楚「登基事宜」是指甚么吗

登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登基。

好歹选个黄道吉日,殿下必须换上衮冕礼服,从东宫行至中殿,率领百官们奉天祭祖、受拜登位,再接手玉玺、修改国号,最后大赦天下、减轻赋税……

那么,问题来了:眼下这南皮县连皇宫的影子都没有,哪儿来的东宫、中殿

另外,衮冕礼服也需要特别订制,可不是轻易就能买到啊——真要是能买到,只怕卖家就要倒霉了:轻者被关进大牢,重者直接小命难保!

再者,登基所涉及的一系列礼仪,诸如「三公奏」、接玉玺、告令四方等步骤亦不可跳过,无论是哪一环节,皆不能缺少文武百官们的出席。

而文武百官们,全在洛阳。

这难题就又绕了回来。

所以说,殿下你果然是在忽悠我们吗

害我们还误认殿下你真很上心呢还真着手准备登基一事,说的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啧!

旁人也就罢了,作为标准世家子弟的袁绍和袁术则越发郁闷,忍不住道:“殿下,你真打算在渤海郡登基,还定南皮县为国都吗……这涉及的里里外外,远不是殿下你发布告示,就能令所有大臣们信服啊!”

“因此,我们也得加快进程啊!”刘辩眼皮也不抬,淡定地吐出具体事项一二三说,“待我们回到南皮后,我自会出资建造皇宫,再广发文书,发给远在洛阳的诸位大臣、老臣们……总之,先把人请到南皮县再说!”

至于之后,是着手对付宦官们,还是慢吞吞地登基,殿下虽没明说,然而……袁绍和袁术打个激灵,总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对了!殿下要出资建造皇宫!

开甚么玩笑!

哪有自己出钱,自己造皇宫的先例

难道不该是相关的吏员们负责工事

何况建造皇宫没个三、五年,哪能建成——倘若建得快了,岂不是偷工减料……这一时刻,袁绍和袁术的脑回路诡异地连接在了一起,不由地互视彼此,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一丝烦闷。

不!

严格来说,是不忍直视。

太可怕了!

一想到只为设计和迷惑宦官们,就不得不赶工,尽快出成品,以致把规模建小一点儿,把堂堂皇宫改成寒酸的府邸样儿……袁绍和袁术打个激灵,都不敢深想下去,非常想跳脚。

皇宫是一国的排面:不仅是皇帝和其后妃、子女们生前居住的地方,亦是众大臣们每天上朝的场所,哪能随意糊弄,即使是甚么「假戏真做」呢

最关键的是:这南皮县的皇宫建成了,洛阳那边的皇宫又该怎么办呢

对比袁绍和袁术的迷茫和急躁,刘备、关羽和张飞则心平气和,哪怕殿下的想法,异想天开。至于曹操,虽觉不妙,却没插话。

作为在场之人的智力担当,荀攸亦敏感地觉察不妥:自古以来,一朝一代就没同时建造过两座皇宫!

且不提两座皇宫代表甚么两份皇权,恐会政见不一,实为不吉,只这南皮县皇宫及其费用……荀攸就觉真没必要。

是以,荀攸思索片刻,冷不丁道:“殿下,此事不妥。”

甚么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了过来。

此时的荀攸还未因为冲动而吃过苦头,遭受甚么牢狱之灾,这使荀攸的性子仍能保持直率,有话直说,很不喜欢藏着掖着。这会子,荀攸就说:

“殿下,你想对付宦官、十常侍,大可不必建皇宫,只需完成在外登基即可。”

听罢,众人挑了挑眉,饶有兴致。

尤其是曹操,更是睁大一双眼睛,稀奇地瞅着荀攸。

“继续。”刘辩说,表情甚是波澜不惊。

荀攸便道:“只要殿下决定在南皮县登基为帝,还怕文武百官们不来吗到时,可趁机对付那群宦官们!而等殿下成为新皇以后,自可再返回洛阳……那时,洛阳一定会「焕然一新」,绝不会再让殿下你伤心。”

荀攸意有所指,说得相当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