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九十章 八月(2 / 2)

工程师李建像是察觉到了张天浩心中的焦虑,这位在九州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老人,有着相当豁达的心态和强悍的心理素质。

他在张天浩身旁说道:“在我们没有进行火星探车的发射任务之前,国际上的火星探测器平均飞行速度一般在数万公里每小时,虽然看似很快,但那都是宇宙的浩瀚伟力,与我们人类的科技能力并没有太大关系。

并且轨道修正、载荷重量的差异,也会导致速度波动。当初咱们大夏的‘天问一号’就是耗时半年,才勉强抵达火星,除此之外,还有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也同样是耗时半年,才完成星际航行,所以咱们压力不用太大,这是最佳的发射窗口,但不是我们九州星海公司永远最佳的发射机会。“

张天浩听到李建这位已经年迈七十的“大爷”安慰,微微颔首。

他这些年啃了不少专业书籍,也在桃夭和其他特殊补剂的帮助下,进行过压榨式学习钻研,自然清楚,如果是在非理想发射窗口发射火星探车,因为轨道设计变长、变复杂,探车在过程中的飞行时间可能延长至数年。

但那是“其他机构”,不是星海公司!

九州星海公司自从独立以来,甚至在没有独立出来之前,就没有一次发射任务是失败的!

火星探车这次任务如果失败,那就是让九州星海公司的百分百成绩出现破损!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就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成绩单,但张天浩不允许这张成绩单第一次扣分,是在他负责期间出现的失败!

所以在听完了安慰之后,他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个小房间。

李建见状,只能带着几位核心高层赶忙跟上张天浩的步伐,就他那轻快的步伐,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七十几岁,应该退休的老头子,甚至比一些常年坐办公室的年轻人还要灵活。

几人进入这个小房间的时候,此次发射任务的总指挥林锦礼,仅仅是瞥了眼自家老师的动作,就收回了注意力,随后一脸严肃的说道:“从现在开始,按照规划方案进行间隔检测……”

火星探测想要从蓝星安全送抵月球,起步发射是开始,中间漫长的行程是旅途,最后抵达火星,才是最大的考验。

在经过半年的航行之后,所有减速系统装置必须要确保完好,才能够保证火星探车安全抵达火星。

要是临门一脚出错,这次发射任务就是彻底失败。

为了能够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设备出现问题,火星探车和火箭内部除了有多阶段减速设计,还有一些小型工程类机器人,它们能够在得到系统检测到的异常数据之后,开始执行实地探查、维修工作。

林锦礼想到的,也是张天浩此时正在做的。

这位钛坦星部门的核心负责人,此时正结合最新的系统检查数据,重新进行人工推演和“查漏补缺”。

沉浸在工作状态的年轻人一言不语,手指翻飞、大脑飞速运转。一旁的工程师李建,则是为身旁其他工程师做起了解说,培养这些人能够跟上脚步。

“为了能够万无一失,我们的第一辆火星探车的搭载系统,拥有极为强悍的气动减速系统设备,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气动外形设计的钝头隔热罩会产生足够阻力,将速度从约公里每小时降至1600公里每小时,同时还有姿态控制引擎系统避免发生剧烈翻滚和失控情况。

因为有月球新材料的帮助,这次的隔热罩能够耐受2500c以上的高温,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坚持10小时,保证内部设备不受损。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没有丢弃降落伞减速设计,这也是你们当中有人负责的项目,我只是大致说一下,在速度降至亚音速后,展开超音速降落伞,可以将速度降到400公里每小时,就是成功,所以你们也不要骄傲自满,这可以说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

倒是有一点,火星大气密度只有我们蓝星的百分之一,这对开伞系统的稳定性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不过在灵境生态实验模拟器当中,近一万次模拟,已经没有出现差错……”

当李建讲到这里的时候,张天浩再次核对了一遍面前投影上的参数,突然开口说道:“抛离降落伞或者降落伞未能成功打开,反推发动机点火,通过推力与重力平衡实现悬停,并利用雷达和光学传感器扫描地表,让【司南】AI自主选择平坦着陆点。

我们搭载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虽然已经十分优秀,但精密仪器在半年时间里,还有降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震动,我们有做固定设施,但备用方案也需要时刻处于激活状态。

不能一切都想当然,着陆腿必须要在能够吸收冲击力之前,让最后的反冲引擎做好最完美的降落姿态辅助工作,确保探测器平稳触地,而不是依靠着陆腿的材料特性去硬抗。

所以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火星探车的AI,必须要极为稳定……所以你们认为,这半年时间里,我们需不需要对这个【司南】AI进行实时升级?毕竟它在灵境生态试验服务器当中,一直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张天浩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也是让原本就皱着眉头当“好学生”的其他几位九州星海公司核心高管层有些犯难。

在航空航天领域,并不是新的就一定会比旧的好。

在这个领域当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这种情况,那就是新升级的设备总是出错,而那些老东西,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色。

但这又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火星与蓝星的距离太远,其他国际机构,包括大夏的机构在内,两者之间的通信延迟都在十分钟到半小时时间,着陆程序根本就不可能听凭蓝星指挥中心的命令,只能完全依赖系统自主计算与执行。

万一升级导致计算和执行出现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

但万一因为不升级,导致AI缺陷没有解决,着陆时又恰好出现这类问题,那绝对是让人后悔到拍断大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