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各都督府的都督人选未定,阁老的意思也是暂时不要定人,先将各都督府的构架搭建起来再说。”
“只要是满人和蒙古人,不论男女老幼,皆是如此!”
按照刘衍的设想,大明将划分为东部都督府、东南都督府、西南都督府、西北都督府。
而刘衍推行的“大内阁”制度可以让国家大事得到更充分的讨论,从而找到更有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杜绝“权臣”、“独断”的发生。
这话的意思众人都明白,刘衍已经是国公了,再提就是王爵,大明只是在开国之初封过异姓王,比如云南的沐王府,还有对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大将追封了王爵。
众人传阅了一遍,心中都很震惊。
此时王炆镇如此说,陈新甲便说道:“阁老之所以如此安排,想必就是不愿意在爵位上再进一步。如今朝廷刚刚稳定下来,正在中兴的关键时刻,如果因为阁老进封王爵,而让朝中再起波澜,甚至让陛下与阁老之间产生误解,那就是咱们办坏事了!”
国防军
按照刘衍拟定的封赏方略,此番十六支国防军、以及北洋舰队的总兵官全部封郡公,各支国防军的副总兵全部封侯爵,参将封伯爵。
同时,将来十六支国防军也要分别进驻各都护府、都督府,如此大明天下才算是稳如泰山。
国防军
“所以,目前阁老已经命国防军各部停止对胡人的围剿,转而全力在瀚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推行汉话,只要胡人能够会说汉话、会写汉字、穿汉服、行汉礼,那就算是归化胡人,不但不会有性命之忧,还可以获得大明百姓一样的待遇。”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问道:“不知阁老的这份方略是如何定夺的??”
此时的大明内阁实行的是“大内阁”制度,各部尚书全部都是内阁阁臣,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内阁只是几个大臣的事情,遇到国家大事也只是皇帝与几个大臣关起门来商议,没有专业性、没有集思广益、没有讨论和取舍。
陈新甲当即将封赏方略递给众人传阅,由于保密原因,所以陈新甲并没有命人抄写。
大明的都护府和都督府属于平级,各道的驻防军全部归都督府、都护府管辖,但是调动权在国防部,装备的供应权在装备部,钱粮的发放权在财政部,也算是三权分立了。
李定国封并国公,郑芝龙封青国公。
此时陈新甲拿出了
陈新甲说道:“接下来的一个议题,便是阁老提议的大明都督府、都护府的具体设置方略了。”
具体的封赏情况如下,
国防军
国防军
国防军
国防军
甚至王炆镇直接说道:“阁老忠心为国,没有阁老,大明就不会有今日,所以阁老的爵位必须要提级!”
将来等到大明各都督府建立完毕后,所有都督府的首任都督全部由国防军总兵官出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按照刘衍的想法,要等到朝鲜之战结束后再提拔,以作为战后的封赏。
目前国防部已经正式任命许铭为瀚海都护府都护,任命李定国为安东都护府都护。两个都护府各地正在按照朝廷的章程建立州县,驻防军也在招募之中。
只是田辉叙微微皱眉,问道:“那满人和蒙古人也在此列吗??”
陈新甲说道:“另外,各军在草原和奴儿干都司对满人、蒙古人的余孽已经进行了几番围剿,但是说实话,想要将所有的胡人全部斩尽杀绝是不可能的。如果光靠杀戮就能稳定边疆,那当年的强汉盛唐早就彻底占据华夏周边了。”
而目前大明已经有了两个都护府,分别是囊括漠南草原的瀚海都护府,以及统辖原奴儿干都司故地的安东都护府。
“此番我王师出征辽东,一举荡灭了满清鞑子,收复了辽东失地,可谓普天同庆,数十万大军将士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阁老特意拟定了封赏方略,命我等尽快讨论通过,将有功将士的封赏发放到位,以安将士之心,定天下百姓之望。”
“好!”
国防军
众人听到这个条件,心中才算是舒坦了一些。
如今的满人和蒙古人的数量已经不算多了,而且大多都是老弱妇孺,真要做十年苦力,到时候能有多少人活下来都是未知数,也算是给这些胡人的报应吧!
“好!”
陈新甲随后说道:“今日的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朝鲜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