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日,刘衍拟定的封赏奏章,以及关于大明各地都督府、安东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的建制回复,都已经送到了北京城内。
参谋部尚书陈新甲急忙召集内阁众人议事,众人纷纷冒着北京城初冬的寒风赶到内阁官署,一进门便看到陈新甲正在和郑芝龙谈笑风生。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笑着上前抱拳,说道:“哎呀!郑尚书刚从辽东战场回来,就前来处理政务,当真是勤勉,我辈可要向郑尚书学习!!”
郑芝龙笑着说道:“田尚书抬举我了,大家都是为大明中兴出力,大家都很辛苦,我的这点奔波又算得了什么?”
其余众人也纷纷过来行礼,郑芝龙虽然与众人一样都是内阁大臣、部堂尚书,可此番却是统军征战辽东,参与了剿灭满清的大战,而且还是独自指挥海路军十几、二十万大军作战,单就这一份战功,郑芝龙绝对会封爵。
在场众人,也只有装备部尚书荀景云有一个真定伯的爵位。而郑芝龙将来至少是一个伯爵,公爵都有可能,单这一点,就已经比众人大部分都强了,所以此时郑芝龙俨然成了众人的中心,很是寒暄了一阵。
片刻之后,陈新甲笑着说道:“好了,既然大家已经到齐了,那就入座吧,今日咱们可是有不少议题要讨论,还要赶着时间找陛下朱批呢。”
众人互相谦让了一番,便跟着陈新甲、郑芝龙进入了议事堂。
陈新甲作为参谋部尚书,是刘衍定下的主持内阁的临时人选,所以此时就坐在了主位上,海军部尚书郑芝龙坐在次位,其余众人依次落座。
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财政部尚书岳明、民政部尚书赵民、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国土部尚书张耒、刑部尚书尚文苑、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公诉部尚书白文议、督察部尚书米蒿、礼部尚书黄锦、工部尚书宋世文依次坐下。
方略通过之后,在座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朝廷一次性册封这么多的公爵、侯爵和伯爵,意味着大明的武勋时代将再度开启,在未来大明的朝局甚至是国运都将受到深刻的影响!
例如国防军
随后刘衍拟定的这份封赏方略以内阁十六人以十三票赞成、三票弃权通过。
国防军
国防军
国防军
“在!”
国防军
此外,李定国、郑芝龙封国公,至于刘衍自己,爵位依旧为鲁国公,只是加封散阶和武勋以示尊荣。
北洋舰队总兵官施大瑄封北海郡公,
收复辽东封赏的事情收尾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时辰了,内阁众人草草的吃了一些东西,便继续开始议事。
陈新甲对刘衍的这个方略非常推崇,说道:“阁老此举,才是眼光长远,是真正的安邦之道啊!!”
国防军
国防军
其中东部都督府包括辽东、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
东南都督府包括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广;
西南都督府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西北都督府包括陕西、甘肃、哈密。
同时,内阁众人还商议通过了大军有功将士的升迁、赏赐,以及伤亡将士的抚恤决议。
刘衍依旧为鲁国公,但是加封从一品武散阶荣禄大夫、从一品武勋柱国。
对于刘衍的这份方略,大部分内容众人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对于刘衍的封赏,众人都认为太轻了。
国防军
国防军
国防军
王炆镇闻言微微皱眉,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却并没有继续坚持主见。
如今大明新政推广完毕,不但各地新政大兴,朝堂之上也是气象更新,内阁也进行了改制。
陈新甲说道:“只是毕竟满人和蒙古人的双手都沾满了我国朝军民的鲜血,所以阁老定下规矩:满人、蒙古人除了要做到以上条件之外,还要服刑十年,为朝廷在各地的兴建工地做劳工,十年之后才能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