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刘夏冰,只好算计朱豪大人了。
看完病,吃过早餐。
朱豪又打的哈去了,慢悠悠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刘小驴在边上伺候着,朱豪很不客气的赶走他。
一年之计在于冬,一日之计在于晨,想睡个回笼觉的朱豪,过惯了现在繁华喧闹的生活,冷不丁到了明朝,还真有些不适应。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精彩的娱乐活动,什么都没有。
有一部手机,可惜没有网络,翻出手机研究了一下,居然有本地下载的歌曲。
朱豪那个激动啊!
赶紧花了2块7毛8订购了一个最便宜的耳机,第一首歌居然是最炫民族风。
听着歌声,闭着眼睛,享受!
这具身体的主人,楞头青没有点娱乐细胞,整天就是打打杀杀,以霸占地盘为乐趣。
在楞头青有限的娱乐记忆中,还是有不少东西的,但是朱豪不喜欢。
这些记忆中的娱乐活动,在朱豪看来都是一些不入流的。
韩庄街的庙会有有许多明天的娱乐。
庙会就有飞叉、中幡、耍花坛、双石、杠子、石锁、花砖、舞狮子、竿术、刀门、马戏、弄伞、筒子、扒竿、蹬梯(车、人)、筋斗、弹(捶丸)丸等各种杂技。
除此以外,还有魔术、口技等。
朱豪想如果是在后世,一定是马戏团的标准,看过一次两次还好,长期看就厌倦了。
而普通的老百姓,一到夜晚,只能用平静来表示,只好努力造人。
韩庄周边的村庄,夜晚完全都是一副死寂,大多都被局限于自己家的。
一亩三分地,有的可能一生之中都没有出过村,都没有经过县城。
美美的睡了一觉,大概有三个钟,手机闹钟响了,朱豪这才睁开眼,满意的看一看手机关上铃声。
朱豪从床上起来,刘小驴在外间忙要进来伺候,朱豪喝止了他。
来到明朝,朱豪的‘信取向’还是正确的,没有龙阳之僻。
昨天是合着衣服睡的,刚才是刘小驴把外面的衣服拿去了。
朱豪自己费了好大劲才穿好衣服,还穿的歪歪斜斜的。
下了床铺的朱豪,仰天长叹,要不就穿回21世纪的衣服,反正淘宝里面这样的衣服很便宜。
想一想又算了,看样子是要找个丫鬟,朱豪的母亲在丫鬟上有自己的决断。
就是楞头青在十五岁以前,不能让丫鬟伺候,可能是觉得万一伺候的丫鬟勾引以前的朱豪,年纪轻轻,就坏了身体。
后面有十八九岁,楞头青到韩庄有一年多了,这找丫鬟找媳妇的事又耽搁了。
这一年里,净想着赚钱,练武,圈地盘了,再加上坏脾气。
居然后院一个丫鬟也没有,就只有刘二,王婆和刘小驴跟着伺候了。
看样子是要找个丫鬟。
正感概间,屋门被人轻手轻脚地推开,刘夏斌穿着家丁装,翻开帘子就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