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为官多年,家底委实不薄,抄家持续了大半夜,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
怕刘家人趁乱逃走或是寻死觅活,好色鬼吴奎另派了几人将刘家一众下人聚拢在院中,暂且看押起来。
好色鬼吴奎询问,刘家一众下人你们小姐在哪?
下人的回答,小姐偶感风寒,有几日没见小姐了。一直到天明,吴奎失望的发现,刘家小姐不见了,真的不见了。
连带着住在他家,有刘家二美之称的,没有嫁娶的小姑姑,同样失踪了。
原来,刘廷元从崇祯帝上台以来,种种迹象表明,他有可能要出事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没妈的女儿,就是先安排好。
刘夏冰聪慧可爱,刘廷元这一日感到大限来临,上朝前递给女儿刘夏冰一个黑色缠着银丝的符木。
台儿庄的人见到符木就会认出,然后刘夏冰乔装打扮,带个护卫同小姑姑出了京城。
刘廷元在台儿庄埋有伏笔,用别人的名字在台儿庄的集贤村买了好大一块地,交给一位老兵打理。
十三岁的刘夏冰,哭别了父亲,运河往南的船只停航了,刘夏冰只能走陆路,花了二十多天,才来到韩庄,离台儿庄仅一步之遥,她也走不动了。
韩庄,前些天还没有封运河,刘夏冰坐在码头上,想搭船去台儿庄。
谁知道,有封闸节这一说法,这两天运河上漕船客船,都停靠在岸。
只有公家的船往来奔梭。
不幸运的是,那个所谓武功高强的护卫,在船上晕船,得了疟疾,不用三天就一命呜呼了。
安葬了护卫以后,刘夏冰和小姑姑商量,干脆化妆逃难的,从陆路走避开运河上检查的人。
因为她发现今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案发了,码头上查的很严。
她和小姑姑穿的布衣,在这个封建时代等级制度森严。
贵族穿丝绸!庶民穿着葛布或者麻布做的衣服,还把麻布做的衣服大大小小缝了十几个补丁,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跟着逃难的人群,顺着运河,往南,往台儿庄走去。
她和小姑姑把脸上抹的乌七八糟的,两个人围着两个小包,来到韩庄码头就走不动路了。
来到韩庄码头,她和小姑都警惕着,他看了一圈,没有严查的官府人,估计是跨州府,那边的严查还没有查到这边。
只到住进了跨园的房间,她和小姑才松弛下来。
收拾妥当,她出去找了一个驿卒,打听给他们安排房间的人是哪位?
那个驿卒,立马把楞头青的事,都抖落出来,完了还称赞三爷这样,仗义疏财,挥金如土。
江湖上的兄弟们只要有个难处,只要你说出来,他没有不尽力帮助的。
三爷是真金白银,爱打抱不平所以得了个“及时雨”、“呼保义”的江湖称号。
刘夏冰跟自己的小姑讲:“真不知道那个大脸驿卒,是不是话本看多了。”
在京城里,小姐们无聊至极,看话本看多了,《忠义水浒传》是刘夏斌最爱看的。
长篇小说《水浒传》,明人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题为“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一般认为系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所提供的水浒故事基础上,再创作而成,主要作者是施耐庵。今之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明万历年间出现一百二十回本。
知道了朱三爷的情况,她跟小姑娘俩都放心不少,总算睡个安稳觉了。
这边,朱豪累了一天了,不是辛苦的累,心里边累呀!也总算睡个安稳觉了。
在睡梦中,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他的华星手机里的淘宝APP,居然给他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