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德将军陈顺德印象中是一员猛将,原来是文职后来又转为武官,是难得的文武兼备的好人才。而张轩烨在阎颉的手下任职,想必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吧。那么就按官职的高低任命吧。
于是说“任归德将军陈顺德为此次行动的总帅,忠武将军张轩烨为副帅,从各营共调拨十万人出兵与西北边境军会合。”
却没想到有人出来说“陛下,忠武将军张轩烨有辽人血统。他的母亲不知是从何处逃出来的胡姬,生了他后就死了,张轩烨的父亲又娶了个汉人女子,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张轩烨是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可他有胡人血统却是无疑,望陛下深思再定夺人选!”
此人是一着绿衣的御史,不知从何处得知的消息,大剌剌的在朝堂上说出来。却没想到要是阎颉要是不调查清楚会在朝堂上推荐吗?看了一眼阎颉,此老头一脸凝重,观面色倒像是不知道一样。又看谢坤,还是什么表情也没有。也是,他推荐的人是不会变的。众人又争论起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张轩烨不知道是不是与辽国那边有什么苟且交易呢?不能让他去带兵。”
“可张将军跟辽人打了好多胜仗,不可能通辽判国。”
“阎老将军推荐他去打,自然有他的妙处。再说张将军的父亲可是我们魏国人,自小在魏国长大接受咱魏国的教育,可不比某些外表披着汉人的皮内心向着外国的人好多了。”
……
杨可乐旁观了一会儿,注意到右边的武官队伍中后方有一个低头的青年武官,看衣服品阶好像是忠武将军,又见周围几个人一直偷偷瞄向他,心中有数,恐怕他就是张轩烨了。
观面相确实与魏人有所不同,五官好像较深邃些,其余的离的太远看不清。见他一直沉着脸,看不出神色,杨可乐对他有了点兴趣,于是众人只见到上座的小皇帝勾出一抹浅笑说道。
“大家争论的那么凶,不若让张将军出来辩驳一二。”
兴致勃勃的看向张轩烨,见他果然露出诧异的表情。怕是没想到皇帝会问他吧。
但是张轩烨的诧异却和杨可乐想的不一样,小皇帝怎么问自己了,这可与上一世不同。这是他心中所惊异,却反应迅速马上站出来说了一番忠君爱国的话,又说。
“臣是魏国生魏国养,从小父亲便教导我忠君爱国,我是断断不敢做任何不利皇上之事儿的。希望陛下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为国效力。”
这般说了,张轩烨心里却不认为小皇帝能让他去,上一世便是顾虑这一层,朝堂上吵吵闹闹,最后又定了另一个忠武将军。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只是对不住阎将军的提携之意,让他费心为自己找出路。又到了后来,因为这场战役出来的一位将军惹出了多大的事端。所以张轩烨其实很想让皇帝同意他去,若是将那位将军打压下去不使他面圣,之后的一系列事情想必都不会发生了。
使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杨可乐几乎是在张轩烨说完话后的第一刻就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还满怀激情的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
“张卿爱国呀,张卿说的对啊。从五代十国开始,谁身上没混点外族人的血呢,我的祖母还是独孤家的女儿呢?爱不爱国不是身上的一点血说了算,是心中的魂决定!在场的各位爱卿都有一个魏国魂啊。张卿、张轩烨、张将军之前也随阎将军巡视过西北边境,杀了好多个欺辱咱们魏国百姓的辽人呢,边境的百姓到现在都说着张小将军的好。并且张将军母亲那一枝之前一直是居住在云州北部,跟咱们
汉人是一样的。可惜的是在……唉,所以张将军是实打实的魏国人啊。”
这样一番话说的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恨不得扒开衣服拨开心表达自己。可惜的是什么?大家都听出来了,是说的杨可乐父亲那时与辽打仗丢失的云州、肃州和闵州,这是大魏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陈顺德和张轩烨便都出来谢陛下,又保证一定会把辽人打的满地找牙。
作者有话要说:架空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