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摸着腿说,“后来有一次,我打工路上出车祸,腿坏了,不能工作了。我姐吧,可能是心里过意不去,就不管我赌钱了。现在呢,我的补助都交给她,她呢,每个月给我三千块钱,随便我怎么用”,说着从兜里掏出个药瓶给我看,说你看,我现在腿还没好呢,每天都要吃这个药,不然就会疼。
说到这里有个客人过来坐下了。他也很识相,立刻站起来说,你先忙,咱们以后再聊。
后来我又跟他聊过几次,多半是一转眼就想不起来的闲扯淡。但我记得有一天,我正在数壁画上荷花的花瓣,他忽然拄着拐杖过来坐下,挡住了那些荷花。我只好看着他,听他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话:大意是他已经赌了十来年了。前十年,输了差不多有十万。最近几年,陆陆续续的,把这十万的本都赢回来了。所以他决定收手,再也不进赌场了。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跟认识的大家告个别。
他说这话时我没信。因为我不相信有人能在几年里赢回十万。如果说在一天,一星期,或者一个月里赢十万,我是信的。但赌博是时间线拉得越长对赌场越有利的,赌一次,赢百八十万,很正常。赌一千次,概率决定了玩家必定输多赢少。
至于他说的再也不来了,我也没放在心上。这话我听过多少次了,那些输光了赌咒发誓的人,那些自己去签限赌令的人,他们曾经都这样说过,但我总会再见到他们,或迟或早。所以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我只是笑着,没当回事地说,这样啊,那只能江湖再见了。
不过他真的做到了。之后的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到我离职时整整四年,我再也没见过他。我还是不能相信他真能把输的钱都赢回来,不过他确实再也没进过这个赌场。我想,这是挺好的一件事儿。
如果有人真心想戒赌,又担心缺乏自控力,博彩局会提供一个“自限令”(VoluntarySelf-ExclusionProgram)来帮助他们。这个限制令最短半年,最长三年。玩家一旦签了这个协议,就把自己拦在了这个省所有的赌场,包括网络赌场,的门外。因为签协议时需要拍照,所以如果听到赌客说,谁谁谁刚拍照了,意思就是他签了限制令了。
培训官说,在签过限制令的人中,有一半确实戒赌了。但还有另一半人,他们签这个协议时的决心可能是真的(或者是被家属逼的),可一旦过了贤者时间,又要千方百计混进赌场,用的那些心思也是真的。
我做荷官时,遇见过一个女客要开牌。我们看到客人,都会问他们要会员卡(就像超市收银扫描前会先问下客人有没有会员卡)。她摆手表示没有,催我快点开牌。我有点奇怪,因为她是熟客,应该有卡,但事不关己,也没多问。但当天的主管是个牛人——她可以背出大部分客人的卡号。这个能力是很有用的,因为主管的职责之一就是记录客人玩牌的时间和金额。有时客人忘了带卡,或不愿给卡号,主管记得卡号,就可以直接输入。那天她把客人的卡号输进电脑,电脑立刻显示“该人已签署了限制令”。五分钟后,经理带着保安过来,把那女客从桌上请起来,再客客气气地送出去。她一边走一边抱怨,说其他赌场都被没发现得那么快,还能玩两把。你们怎么那么刁钻!
但有那个主管记忆
力的员工毕竟是少数。所以客人们签了自限令后想再进赌场,最需要担心的是门口的保安和头上的监控。他们会带着帽子围巾,在玩牌时挡着自己的脸,想尽办法多玩一会儿。而一旦他们被揪出来,就会面临罚款的风险,还有,如果客人们在限制期内赌博,又中了赌场大奖,那些奖金和奖品是不作数的。
如果说普通客人在乔装改扮之下,还有可能混进赌场。那些人人眼熟的大赌客一旦拍了照,想要再混进来就不可能了。有个姓杨的老板曾是赌场风云人物,有一天忽然销声匿迹,惹得很多人议论纷纷,还有传言说他是败光了家产,欠债跑路了。但他并没有。三年后他杨德一又回来了,在楼上满面春风地跟每个认识的人打招呼。
在我桌上玩的人认识他,听我说了句好久不见杨老板了,就八卦说老杨啊,他拍照了嘛,把自己禁了三年。
我听了就称赞,说,不容易啊,看他当初玩得也很嗨的,真的说不来就不来了。
那人说,是啊,挺不容易的,他后来反悔了也进不来,这几年都只能去美国赌了。
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