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局两人打得十分胶着,沈青逸不停得换发球,换线路,想要找到对方最薄弱之处,而对方也是见招拆招,一时间两人打得难舍难分。
大比分变成了2-2。
又来到关键的第五局。这一局的关键之处在于,此时双方已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如果谁拿下这一局,那么后两局只要拿下一局就可以了。这对心态的加持非常大,到第六局的时候可能就能更放开手去拼;就算比赛被拖入决胜局,心态上也一定是占优的。
对手不断地给沈青逸制造困难,沈青逸的腰伤又在隐秘地作祟。比分渐渐来到了8-9。沈青逸落后。
下一分,如果沈青逸赢了,那么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对手拿到了,那便是8-10,对手的局点。这个时候双方的心理一定都会有波动。对手有可能一鼓作气拿下这局,也有可能看到胜利的希望反而变得不稳。而对沈青逸来说,一旦对方拿到局点,他的心里波动必定更大,失误的几率也就更大。
乒乓球就是这样一项精细的运动,有时候甚至精细到变态,一个小小的心理变化可能会影响整场比赛的结果。
比赛中总是这样有很多的关键点,譬如二比二平后的第五局,譬如谁先到一局比赛的九分。而现在,是第五局的对手的九分。
对手发球,反手半出台,沈青逸直接上手一个拧拉,没掌握好精准的那个点,拧出台了。
对方的局点。
那一瞬间,沈青逸的脑海里闪过很多念头。他看见齐指导坐在场外给他加油,看见新上任的主管教练许茂目色凝重,看见他的队友孙云在看台上给他加油,甚至他看不到的,他知道老于一定也在关注着这场比赛,包括孟悦,还有他所有的球迷,他知道他们一定都在看。
他又想起了那晚分别时,老于叮嘱他的话:遇到困难不要慌,要想办法去解决。
他忽然想明白了很多,不仅仅为他自己,就是为了主教练,为了新上任的主管教练,为了老于,为了他喜欢的姑娘,为了他所有的球迷,还有更重要的,为了国家的荣誉,他必须,把这一场赢下来。
沈青逸手握两个发球权。
全场屏息。
沈青逸把球高高抛起,那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又高又直的线,而后快速落下。沈青逸找准一个精准的击球点,利落地发了一个半出台的正手长球。这个球带有极强的旋转,且落点刁钻,对手对这一球明显没有充足的准备,判断失误,回球下网,沈青逸直接发球得分。
央视镜头下忽然捕捉到沈青逸轻轻地笑了一下。
赛前沈青逸不是没有看过网上的各种论调,说他能赢下来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说对手是个黑马,状态好到爆炸,很有可能一黑到底,说球迷们要做好国球丢金的准备……
可拿下这一球之后,沈青逸忽然就不紧张了。哪有那么可怕?就算对手是外协,就算可能有丢金的危险,就算自己是个从没拿过三大赛冠军的年轻队员,可是既然已经靠自己打到了决赛,已经站在了决赛赛场上,那还怕什么呢?自己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团队和教练组,有着全世界最厉害的队友,有整个国家的支持。为了国家的荣誉,他不能输,也不会输。
沈青逸暂且落后一分。
刚刚那一球是对对手来说很致命的。对手心里也很清楚沈青逸的实力比他更强,尽管之前自己小比分领先,但总觉得信心不足,一到赛点,看到了拿下这关键一局的希望,心里难免产生了波动。
一个接发球直接丢分,让他心里更加紧张。
还是沈青逸的发球轮,又是一个高抛,这一次对手是有准备的,但是能看出来对手不善于处理这样的球,回球的质量不高,沈青逸直接一板台内挑打,小白球狠狠地撞击在对方的球台上。
十比十。
沈青逸此刻的局面不再被动,他的心里也再没想其他,脑海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坚定地说:你一定能赢。
第五局“天王山之战”,沈青逸12-10获胜。
坐在电脑前的孟悦轻轻舒了口气,赶紧扒拉两口饭。忽然又想到了刚才沈青逸发球直接得分后的那个笑。孟悦很了解沈青逸,他其实在赛场上通常都是面无表情的,很少会有表情上的变化。但他一笑,孟悦瞬间觉得,他应该是有把握了。她相信他,相信那个无畏的少年,一定能捧起埃文斯杯。
第六局开始,沈青逸明显状态更好,场上的局面已全然不似之前几局那般胶着,沈青逸完全占据了主动。不管对手怎么变发球、怎么改变线路和落点,那小白球到了沈青逸这边,都变得无比听话,就好像完全听从沈青逸的指令一样,飞过网给对手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
场外指导齐指导脸上的神色渐渐轻松。他平日里其实不经常表扬沈青逸,因为总觉得这些年轻队员离最顶尖的高手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此时此刻,他的眼里写满了赞赏。
沈青逸现在的状态,已经完全打疯了。
当沈青逸拿下第六局的十一分时,全场观众大声欢呼,齐指导、还有看台上的教练队员们,都站起来为他鼓掌。
那一刻,孟悦清晰地看到全场的灯光都映入他的眼,眼里水光荡漾、星河璀璨。
孟悦拿起手机,编辑了一句“恭喜你呀”就发了过去。她知道他现在也不会看手机,但她想做第一个祝贺他的人,也想让他知道,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他们所有人都以他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