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一)(2 / 2)

沈青逸迎战的是国外的一名老将。虽是老将,体力精力不及年轻人,但他的参赛经验和应变能力是强于沈青逸的。

同场进行的还有孙云的比赛。

比赛前两局沈青逸这边打成1-1,今天两人发挥相当,无谓失误都很少,比分十分纠缠,几乎是交替上升。

大比分2-2之后,两人来到了第五局,被称为“天王山*”的关键一局。

开局沈青逸很顺利,竟打了对方一个6-1。此时,对方教练叫了一个暂停,想要拖一拖沈青逸的节奏。

暂停结束后,沈青逸拿毛巾呼噜两下头毛,擦擦汗,回到场上。

他习惯性地扭头看了看旁边另一场的情况。

为什么感觉场上这么安静,听不到孙云那边击球的声音呢?沈青逸疑惑地一扭头,便看见那边的场上除了正准备离开的裁判,已是别无他人。

他们打完了?结果怎么样?

沈青逸回到自己的那一侧球台,又往旁边看了看。

裁判位两边的屏幕上显示着比分,赫然在目。

“4-2”

孙云输了。

沈青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一刻他心里忽然就乱了。他毕竟也不是什么参赛经验很丰富的选手,孙云输了,就意味着如果他进了决赛,面对的就会是外国选手。以前,他只考虑过,只要能进决赛,都是中国选手,金牌都是属于中国队的,那么他便可以放下一切好好拼一把。可如果面对着外国选手,这关乎的就不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荣誉。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根本不能输。

那种关乎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一下子压在了他的心头。

沈青逸的求胜的信念越来越强,但刚刚心里出现了一些波动,一回到场上突然就有心无力了。

很早以前乒乓球是21分制,但如今改成11分制后,越发考验选手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一紧张、一个没在状态,一局就没了;再一个没缓过来,这一场也就没了。

大好的开局被对手扳成9-8,对手仅落后一分。

场外指导许茂赶紧叫了一个暂停。

许茂也猜到了是什么让他产生了心里波动,也不跟他说技术,就跟他说了一句话――“现在是该你担起大任的时候了。”

沈青逸默默地点点头,接过水杯喝了口水,努力让那些心绪散开,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是他的机会,也是他的责任。

那少年清瘦的面庞还有些许稚气未脱,但他走回赛场的脚步,无比坚定。

两个反手相持,然后斜线变直线,沈青逸11-9拿下关键一局。

第六局他打得坚定而无畏,没有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小比分11-6,大比分4-2挺进四强。

赛后沈青逸和许茂都轻轻舒了口气,却又感觉有更大的压力压在了肩上。

许茂不敢想,倘若刚刚那一场沈青逸的心态一直没有调整过来输了的话,那么这将是中国乒乓球这么多年第一次没有人进入到世界杯四强,这个时候,外界的舆论会是何等的难听?会说国球后继无人,会说年轻队员难当大任,会失望,会破口大骂……

众人总习惯了国球在他们心中无所不能包揽金牌的形象,一旦丢了块金牌就把教练和队员骂得体无完肤。但只有他们知道,现今乒乓球越来越百花齐放,外国很多年轻队员都在崛起,外协带给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他们所有的队员和教练,都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因为他们要做“王者之师”。

接下来的半决赛和决赛,外界一定会更加关注,沈青逸的路会更加难走。赢了,自然皆大欢喜;输了,那便是众矢之的。

回到酒店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沈青逸在走廊里遇到了孙云。

孙云只比沈青逸大几个月,却比他少年老成不少,此刻看起来有些颓靡。

他开口,声音哑哑的,“对不起啊,没能跟你会师决赛。”

沈青逸冲着肩膀砸了他一拳,故作轻松地说,“什么话,不就是一场比赛嘛,下次一定赢回来。”

孙云长长地吸了口气,点点头,“比赛加油。”

沈青逸重重地点了下头。

其实在队里,沈青逸跟孙云的关系只能说是一般。沈青逸其实心无芥蒂的,但大概是因为他们同辈的,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孙云对他好像最爱回避着。

但当他无比真诚地说出那句“比赛加油”后,沈青逸忽然就明白了,在国家荣誉面前,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坚定地朝着同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