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说话的乔氏,乔妈妈大着胆子道:
“近日你将四小姐据在院子里,听翠依说她将屋子内能打破的东西都打破了,直言只嫁三表少爷!”
乔氏听着此话,笑道:
“那丫头,疯言疯语的,你信她。你是想说我棒打鸳鸯,强按牛喝水吧!”
乔妈妈没说说话,其实她看着这情形,也感觉这强扭的瓜不甜。
“我也是为人母的,我又岂会害自己的女儿。若是乔幕不来李家闹那一场,此事我当也做罢。我也是希望菁瑶能嫁个自己喜欢的。但那乔幕的态度你也瞧见了。”
乔氏将乔妈妈递上的茶喝了一口,继续道:
“想我李家嫡女,且老爷官居四品,我要什么样的女婿没有。可是经乔幕这么一闹,还有哪家的好男儿会要菁瑶。就是男子同意了,上面还有父母呢。
大嫂自是看不上我,愿我将她那未出世的孩子害死了。但我那时也只是嫉妒,看着大哥大嫂的和睦,想想自己还要与孙氏那家的大姑姐相处,我便……”
说道此处,乔氏的眼泪就流了下来。乔妈妈忙上前给乔氏递帕子,乔氏接了帕子,擦着眼泪,道:
“让乔幕娶菁瑶,大嫂本就不愿意,是以才会有那丫头的事。虽然事后你将娘家侄女叫了回来,给余氏当头一棒。逼着她处置了那丫头,可她可会心甘。若日后菁瑶嫁去,乔幕又不喜欢她,这日子,她可怎么办。”
“可是四小姐与韩公子,也并无交往啊!”
乔妈妈不由得道,乔幕好说是自已的外祖家,且还有乔家二老,这韩家只是白丁人家。
“韩义阳是不喜欢菁瑶,可柳娘是菁瑶的妹妹,他不会对姐姐不好的。再说了,他虽是状元出身,但却是农家人,怎么会与李家为敌。我那日步步近逼韩家,你看韩家娘子可如何,还不是得依着李家,就算为了他儿子的前途,她们认这亲事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乔氏说到此处,眼角处已然没有泪水。转而为之的,却是笑容。
三月十六,韩家来了一个娘子,道是韩义阳的姑母,上来便与李家说了好些个好话。
他们之前听说韩家要娶李家的女儿,都很高兴,但却不知是哪位。现下得知是李家的嫡出女儿四小姐时,都十分的高兴。
韩氏一族自祖先起便一直为农,近百年来才出了韩义阳这一个读书人。全族自是十分的高兴,现下又娶了大官家的女儿,还是个嫡出的,自是全族面上有光。
她这个当姑母的也十分的高兴,将韩母让她带来的礼物一并送来。乔氏与李晟亲自出面接待了她,中午还留了饭。
这姑母自是农家出身,没见过大场面。虽然在家时被家人十分叮嘱,但终究改不了习性。不过她却与孙氏—李家的大姑奶奶十分投缘,两人说笑了一中午,待到下午十分,韩姑母才高兴的拿着李菁瑶的庚贴,被李家派马车送回韩义阳处。
因为韩姑母喝醉了,不送不行啊。
看着席面上韩姑母与孙姑母的投缘劲,乔氏很是无奈的看了眼李晟。
李晟却借口有事,出了梅院,红玉自也是跟了出去。图留乔氏面对着这两个怪人。
乔氏心道还好只是姑母,且韩义阳有朝庭给的府地,要不然,她还真得给韩家置办个院子才好。
事情已定,交换庚贴不过是个过程。很快,双方便定于四月二十八成婚。
三月二十六,韩家将彩礼送上,木雁一对,各色布匹各两,茶一盒,酒两坛。
看着如此这般的彩礼,乔氏很是不高兴,但韩家来的妈妈却道这是韩氏一族的规定,韩氏一族娶媳妇都是这般。
乔氏虽对此不满,但自己找的女婿,只能自己认。虽让乔妈妈仔细准备着嫁妆,虽不比李紫瑶当初的一百二十抬,但也要整齐的九十六台。
乔氏正准备着李菁瑶的婚事,是以,也对李菁瑶解禁了足,主要是要她准备一应事物。
李菁瑶对于这婚事本就反对,她本就心心念念着乔幕,现下也不上心了。
她本想出门去找表哥,与他说着心里的话。但乔氏让红络加强对她的看管力度,只道准备嫁妆,在府内行走。
是以,李菁瑶来到了柳娘处。
一个来月不见,柳娘似乎清减了不少。当然,她也清减了不少,原因大同小异。
“六妹妹这里的好东西,不少啊?”
看着之前被自己砸的一塌糊涂的百草轩,现下却是心到眼处的富贵,李菁瑶不由得道。
纤纤细手不由得扶上红木桌上的彩釉花瓶,习秋与绿枝的心不由得提了上来。
李菁瑶见着不移眼的柳娘,又收了回来,道:
“怎么,几日不见,成哑巴了。”
看着收回手的四小姐,习秋与绿枝舒口气。
“那还不多谢四姐姐,若不是上次你在这里打瓶砸碗的,夫人怎么会送给这么多好东西。”
“你可是在怨我?”
听着柳娘的话,李菁瑶不由得坐在柳娘面前,看着她细细的绣着百蝶穿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