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那你昨天跟谁打架了?”
“没有啊,谁说我打架了?”
“你一回来就睡了,回来还那么晚,衣服上还有血,你还敢撒谎?”
“我打球时把头给摔破了,春枝送我上的医院,不信您打电话问她。”
“春枝呢?怎么这么长时间你也不把她带回来?你是不是跟她老别扭了?!”
“闹别扭,我们还能在一起吃饭吗?您也太会猜想了吧?”
“你小子是不是想说我太能胡说了?我是这个意思吗?我是说既然在一起吃饭,家里去了电话,你就应该邀请她一起回来。”
“我昨天受了伤,春子扶不动我,我们班一个从美国刚回来的同学帮了我们一下。今天我们请别人吃个饭,您可倒好,我刚一坐下,我妈的电话就来了,说您在家里摔东西显威风,吓得我就往回赶。您别动手啊,我还没说完呢,这同学是一男生,长得可帅了,一会儿春枝要是被抢跑了,您可得赔我。”
“你是要翻天啊你!我打你两下,你跑什么跑?你说说你要是前两天跟我这么聊天,我能发脾气吗?”
“您要是跟我妈去金爵豪庭,我能跟您吵架吗?”
“你...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啊?再说了,你小孩子家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大人的事是你操心评说的吗?”
“《史记》,《后汉》,《隋书》,《新唐》,一直到明《清史》都由笔墨大家记载。这就是文化,也是供人评说历代各朝皇帝功过的大家典籍,皇上都让人评说了,您怎么倒搞起焚书坑儒来了?”
“皇帝是你爹吗?我是你爹!你评说我,等我死了以后再评说。你就是写一本书传下去骂我都行,这会儿你评说我,就是顶撞!就是不孝!就是犯上!”
“这话您得跟唐太宗说去,因为他说:‘明镜可以正衣冠,魏征可以正言行。’这么大一皇帝在生前都要人谏言以修己为,您却说生前不修,死后愿留骂名!
再者,李世民有魏征,您有谁?没在一个敢管您,好不容易有一儿子,您却说犯上不许管。还说我就要千古臭尸又臭名。
中国乃忠孝大国,忠者,忠于国家,忠于正道。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可您偏要改为‘精孝去忠’,我脱衣服,您刺四个字得了。您这是要我尽愚孝而弃忠正之道啊!
别急,还有呢。孝不可愚孝,也不可取小孝,而废大孝。这小孝者端茶递水,反补嚼食,嘘寒问暖,言听计从。
但这些在如今的社会已不合潮流,因为非洲人民都有饭吃了,要你在这反哺?其实孩儿们只用在父母需要时求助专业人士,比如医疗、陪护或者亲自陪护等方面尽心尽力即可完成小孝。这个言听计从,更是不能提倡,我在后面阐述大孝之道时会予以说明。
大孝者应在父母智体康健时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不至于他们无趣人生,更要在父母年壮时多与沟通。特别是父母年壮犯错违法时,不能因头顶愚孝而让其枉为。
因为这样不但会让犯错违法的父母留下骂名,更让他们的不规言行影响下一代,甚至下下代的健康成长。
以现在为例,别人家的家规是:存善重德,以诚待人。而我们家的家规是:权钱在握,就可胡为。我认为若如此我还不言,才是不孝。如去此家规才为大孝之正道。
若行此大孝之道,这忤逆犯上之说就是强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