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时间则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村头村尾的是非,关心一下孩子的教育,讨论一下田地的作物……
日子好似,和以前也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村子里的生活和之前相比还是有一点变化的。
比如说,大家站在村里小路上八卦的次数更多,时间更长了。
比如说,村子里孩子的哭嚎声有明显的增长,毕竟没了其他东西分散注意力,便有了时间一心一意的观察孩子,发现,这娃咋这么不争气?该揍!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镇子上的商家。
作息时间都改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毕竟现在煤油灯和蜡烛都不便宜,点着灯营业不划算。再说没有路灯之后,很少有人愿意天黑之后出门,不说别的,摔一下医院都没办法拍片子。当然一些喜欢黑暗的小情侣例外。
镇上原来那些专门卖电器、卖灯具的商家,经营卡拉OK、网吧等的商家,都整整齐齐的关门了。
一时间镇上安静了不少。
当然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也多了不少,JING察不得不更频繁的巡逻。
你说让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去地里劳作?家里也不是没有地,问题是人家根本不肯去。说起来虽然都是农村的孩子,但是现在有几个人吃得了在田地上劳作的苦?就是他自己愿意去干,家里长辈也心疼地拦着。
天天这么闲着,出问题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个现象,虽然大的问题暂时没有发生,但是谁家的姑娘被言语调戏了、谁家的小孩儿被人欺负了、谁家散养的鸡被摸走了两只……等等一些小问题层出不穷。
“我今天去镇子上,那边贴了通知了,你们看了吧?”村子里的小路上,深绿色褂子大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八卦。
“什么通知?他就不能播个广播?谁没事儿天天去镇上?”刚进来的紫红色褂子大婶听着有点气愤。
“没电了怎么播广播?”深绿色褂子大妈翻着白眼。有八卦不好好听,尽说些没用的。
“哦哦,我又忘了。”
“这还是第一次贴通知呢,是有什么大事儿吗?”
“说是鼓励大家自己开作坊,不拘是什么。豆腐作坊也好、纺布作坊也好、养蚕作坊也好、酿酒作坊也好……反正是要有这个想法,镇上就给安排技术指导,没有指导员的从外地调都安排上,说是经营人数多少多少人以下,就不用交税。”
深绿色褂子大妈特意把通知多读了两遍,就是为了这会儿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
“镇上怎么突然搞起这个了?”
“还不是想着能搞出几个工作岗位出来。你看现在天天在外面压马路的那些年轻人,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呢,啥啥不干,哪怕提供一个两个岗位呢,那也能减轻点压力。”
深绿色褂子大妈想了一路,这会儿把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总算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
“那些个小年轻见天闲着确实不像话,还流里流气的,就算有JING察巡逻,我都叫我家儿媳妇少去镇上。”紫红色褂子大婶今天不得不当一个捧哏的。
很快,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一个个还眼高手低的呢,说怎么着也是读书人,怎么可以下地干活。”
“那都是家里惯坏了,没吃过苦的。家里不管了你试试,饿上几顿,就听话了。”
“现在谁家的小孩儿不是个宝哟,哪里舍得饿?”
“都二十来岁的人,还好意思说是小孩儿?”
“得了吧,你们家老小三十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还听见你叫他二宝了呢。”
……
王笑笑也听到了镇上鼓励村民创业的事情,兴冲冲的就回去找秦吉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