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灵神现身世间,以其神祇法则对抗上天,消弭疫病、理顺风雨、抵御天罚,从天降灾厄中,拯救众生。
上天屠人,而神祇救人。凡人因此控诉天道无情,却拜服于神祇脚下祈求庇护。至此,天与神二者对立。
上天不断降下惩罚,彰显其执掌的天道力量。神祇则为拯救凡人,不断以逆天神力对抗上天。天与神争斗不休,对峙数万万载,直战至万物濒临崩坏。
万物循道,天乃万物之顶,即是天道。
万物濒临崩坏,即天道濒临消散。
若道消失,上天也将不复存在。
天道即将彻底崩散之时,上天被迫收回所有降下世间的惩罚。神祇因此战胜上天,从天怒中护下凡人。凡人因此感激神祇,膜拜神祇。
神祇深知因何而胜,担忧凡人如此愚昧,可能再度触怒上天。而天道无情,天道绝对,连持有绝对法则的神祇之力也无法驾驭,只有万物之道能撼动上天。神祇为世间永固,唯有恳请上天重修其道。
天问神:“天乃道,道即天。舍乃道源,汝以何物向天求得?”
神祇答:“吾之臣服,吾之法则。”
天惊愕。
神祇倨傲,神祇不臣。神祇法则更乃神力之根源。
而神祇竟愿为世间永固,显出其臣服与法则。
上天为神祇撼动,应允神祇重修天道,并将神祇法则列入天道。
至此,天与神并列,天道与法则并列,二者同为至高存在。
此为:第一次天道颠覆。
“我究竟想要什么?”
白凝羽轻叹一声。
至少不但是单纯为了再见那位死去的湛氏白景一面。
“湛氏,白氏,殷氏,沁家,蚩家……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族系,是他们组成了苍域百寨,而苍域百寨也已经是上古天道颠覆之前的往事了。”
上古天道颠覆,道则之力犹如世间浩劫,万事万物颠覆,苍域百寨十不存一。
第一次天道颠覆之后,上天逐渐隐藏其意,静默地俯瞰世间万物百态,偶然喜怒无常,以天罚和天灾表达其喜怒。六灵神只好显身于人世间,化为凡人形态,以天构筑都城,以法则为至理,以此治理世间,维缮其安泰宁祥。
如此这般经过数百年,新衍生出的天道法则终于彻底的合而为一,趋于平稳。
漫长岁月之中,上天始终俯瞰神祇在世间作为,见其不惜耗费神力,亦将世间维缮得无比繁荣,便逐渐被其影响,收敛喜怒无常,更生出几许好生之德。
天道施仁,减少旱涝疫病,收尽天罚,终还世间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凡人因此愈发感激神祇,亦在跪拜六灵神祇时,不忘向上天祈福。
此为万物之轮回伊始。
千余载后,万象法则稳固,天、神、人三者分立三方:天高悬于顶,执掌命相天道;神无处不在,执掌逆天神力;凡人居于地面,遵循天道与法则。
求道之人需向天,却不得窥天。
求神之人需拜神,却不得渎神。
世间万物都必须需经历生死轮回,无灵智者不知身在轮回,唯凡人得神祇赐予,开始知晓天道法则之形态,更造出神坛,祭天,酬神,以求二者庇佑。
天与神听闻凡人祈求,逐一应允,将人区别于世间,成为万物之灵。
人则听令二者,维缮世间风调雨顺,万物蓬勃昌盛。
可惜,凡人得神祇赐灵智时便生出私欲。
人有心,心生念,念生贪,贪心不足,索求成习,终于……凡人遗忘了世有因果,有舍才有得,贪念积累千年后,已经不再满足于跪拜祈福,他们开始窃取神祇所执掌的法则,并从法则中衍生创造出武、法、儒、兵、奇、医等宗学术派,并将诸多宗学术派合称为:学识。学识的诞生,使凡人能以学习教授来掌控继承似极天与神的绝对力量,并以其人掌控的学识之深浅高低,来划分彼此的地位之高低。这种被用来划分差别的东西被称做:天赋。
天赋的差异使凡人构建出地位、身份、财富之别,更以此分群而居。因天赋出类拔萃者极其罕有,却能使数万万人对其崇拜臣服,更能带领众凡愚兴建村寨,抵抗天罚旱涝,凡人便逐渐演变为,由天赋拔萃者挑选辅助自身的擅能者,二者拟定区别于天道法则的规条,使居于其下的凡愚者各司其职的群居方式。
天赋者与擅能者的规条比天道法则容易琢磨,也更容易遵守,不过百余载,凡愚者便因天赋者的庇佑,愈发趋于安泰,即便凡愚者不向上天与神祇,也能由天赋者庇佑其不受天罚的危害,更不会被疫病夺去性命。
如此,再过数十载,便有天赋卓绝者逐渐向上攀爬至凡人之巅峰,于人群中成家园,统一家园而成部落,多部落合力建造一城池,再在城上立主,封为:城主。各地城主之间,经过多年角逐,会有一位出类拔萃者于众城池上建立更大之城池,并将其称做:都城。都城之城主,被拥立称:侯。城侯则选天赋出众者为其辅佐,称其做:臣子。臣子之下,皆为百姓。
各城池由臣子向城侯进言献策,百姓司职耕作生产并向城侯缴纳赋税,赋税由城侯分配,用于防涝抗旱,教导天赋者医治疫病等,使各城池安定繁荣之胜景不亚于六灵神之庇护,也使得百姓跪拜城侯之虔诚程度,等同于供奉神祇与上天。
如此,大部分凡人不再需要神祇的庇护,并不再供奉神祇,只跪拜上天。而另一部分凡人,依旧笃信天道法则,不信同为凡人的天赋者能庇护自己的安居,终日惶恐不安地匍匐在祭天神坛前跪拜。
如凡人里出现两种分歧,六位神祇见凡人通过洞悉零星法则得以创出学识,用以对抗天道,便也出现了分歧。
有神祇说:“既然凡人已执法则,何不还世于人?”
有神祇反对:“凡人愚昧且为欲求所困,还世必然灭世。”
六灵神分歧愈演愈烈,终成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