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 / 2)

转过头一看,他爹竟然也在,“爹啥时候回来的。”

“今天,农忙回家割麦子。”苏安盘在炕上嘴上吧唧吧唧不停,“今天学里咋样?”

“挺好的。”林荀确实是个好老师,这三年来不打不骂以教化为主,传说中的竹条戒尺见都没有见过,调皮的狠了最多罚站。

“有没有跟人吵架?”

“当然没有!”老对头王家姐妹花,老大王艳前年定亲了,不念了,老二王玉上半年定亲了,不念了。没这俩货,苏晴作为学里的老人,她又凶名在外,自然没有不长眼的敢惹自己。“除非有人活的不耐烦了!”

“嘿!”苏安听得一乐,端过酒碗一饮而尽,“是我闺女,给人欺负不了!在咱们村再给人欺负了,干脆一头撞死得了!”

“你这人!竟说胡话!”白氏一拍苏安的肩膀,“少喝点!省的喝醉了闹笑话。”

“没事!我酒量大着呢!”苏安朝着两个孩子招招手,“哎,不知不觉就长这么大了!”

“说着道着就要。。。”没等那俩字说出来呢,白氏眼疾手快给他嘴里塞了块点心。

苏晴嗤嗤的笑起来,“娘,我爹喝醉了,快扶他去休息吧。”

王氏一脸嫌弃,“快把他弄走,丢人显眼的玩意。”

等爹娘走了,苏晴笑嘻嘻的靠到王氏跟前,“奶,别看你嘴上骂的欢,心里挺高兴的吧。”

“瞎说!有啥好高兴的!”

“我爹这不用叫都知道回来干活,您能不高兴!?”苏安这几年越来越走正道,在牙行干的风生水起,虽说有大吃大喝的毛病,可每年拿回来的钱财也够一家老小吃喝花销。苏晴瞧着他爹挨骂的频率都下降了不少,王氏手里的大棍子就没有抡起来过。

苏晴这话说的王氏心下熨帖,不由露出两三分笑意,“你又知道了!”

“当然!”苏晴往她怀里一钻,“我可是奶奶的小棉袄,啥知不道啊!”

“那你说现在奶奶想啥?”苏晨规规矩矩的坐在一边,拿着块窝头啃,他跟苏晴不大一样,自从念了书,长进不少,再加上苏晴在旁边耳提面命,真真有斯文少年的模样。

苏晴摸着下巴,歪着头看他奶,真像模像样的猜起来,“想明天我表姐的事?”

王氏笑眯眯的真的点头,“有谱!”

“这有啥好想的。”苏晴跟着叼了个窝头,“满月礼嘛,看着给就成。”

王氏叹了口气,真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你外家可不能随便,这些年一直照顾咱家,燕子是白家最大的孩子,咱们得准备份厚礼。”

她这些年也看出白家的孩子跟苏家的孩子间的苗头,不大对付。虽然面上笑呵呵的,可背地里连句话都不说。再想想白氏的念头,她心里隐隐不安。

苏晴不

知道家里大人的打算,她是单纯为了维持两家的情谊,维持她娘的脸面着想,“那就照着双份备呗。”一份薄,两份总够了吧!

“弄上几尺布,在弄上些鸡蛋,弄上条肉,总该差不多了吧。”

“有点门道。”王氏打定心思考考孙女这人情往来,继续问她,“那准备几尺布?多少鸡蛋,多少肉啊。”

“以往过年过节去姥姥家,一只鸡或者一篮子鸡蛋都使得。姥姥或者姥爷过生辰,我娘都会截三尺布,去小姨家里也差不离,一包红糖一坛酒或者一篮子鸡蛋。村里人生孩子成亲,更简单了,三五个鸡蛋。”苏晴掰着手指巴拉巴拉给她数,反正家里就那几门亲戚,“所以啊,大表姐家的儿子出满月,鸡蛋最保险,肯定得有。女人生孩子呢,得弄喝红糖水喝鸡汤,这样的话再弄包红糖和活鸡就好了。您要是再嫌礼不够重,就把我前段时间采的蘑菇给捎过去,也是山货。”

“一篮子鸡蛋,一只鸡,还有一包红糖跟干蘑菇。”现在王氏脸上是真的带着笑意,“中,不错!”

“听见了嘛,明日就带着几样,正好家里都有!”王氏说着冲着不知道啥时候来的白氏点点头。

白氏对这些礼也很满意,显然这些年她闺女不是光长个子,不长脑子,看来这去念几年书就是不一样,跟村子里其他丫头比,出挑不少。

当娘的看闺女越看越满意,竟然从她端碗喝粥的姿势,瞧出些许温婉的模样,刚刚他爹说闺女长大了,这话可真没错。

“明日,换上我新给你做的那身衣裳,收拾的齐整点。”

苏晴端坐着吃饭,还不知道她娘短短时间脑子闪过这么多想法,更没想到明天其实是一场变相的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