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第三三二八章 战神将开

第三三二八章 战神将开(1 / 2)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动静言语多风风火火,抬首目视虚空极远处,那里已经看不到任何影迹了。

异兽鹏鸟的疾速还真快。

非如此,小丫头也不能短短数日,多次往来。

为中原水灾之事,阳滋多有心了。

提出的法子也是不错的。

惜哉,是一个小丫头,若然是一个公子,当十分不错,多年来,后宫的血脉子嗣不少,唯一能让自己心中欢悦的也只有这个小丫头了。

月裳尽管也好,和阳滋比起来,性情上差了一些。

也许是丽儿过于管教的缘故,也许是每个人的天生性情之故,有阳滋提出的法子,接下来的中原之地,灾情处理当会快上很多很多。

阳滋。

想着刚才那丫头将文书提前准备好,让自己快速一览,只要自己同意,就快快让自己用印!

还真是……。

想起来,却也心情多畅然。

“阳滋的胆气很足,遇险要之事,更为勇武。”

“这一点多像陛下,亦是像老秦人。”

“看似行事不羁,实则,自有道理在心中,粗中有细,自有明心锐智!”

“五年之内的好事,虽有那般推演,具体何人……难料。”

“玄清亦是好奇。”

“……”

阳滋那丫头,周清也是喜欢的。

明心赤性,在公孙丽身边能生长如此,颇为难得,原本自己还以为公孙丽会将她教导成另外一番模样。

好像,想多了。

那丫头是皇兄的血脉,是王族的血脉,是帝国的公主,亦是自己的血脉亲人。

皇兄的血脉子嗣不少,自己见过的不多,应该一半都没有。

身为天子,身为族长,皇兄必须有开枝散叶、传承血脉之举,那些血脉成年之后,会一一离开皇宫。

一位位公子,大部分都会泯然众人。

一位位公主,亦是如此。

唯有些许公子可为大用,以为帝国传承。

公主!

自秦国以来以来的千百年岁月,公主数不可数,然则,能够留存竹简上的公主不多。

阳滋。

帝国并天下以来的第一位长公主之人,诸多荣宠加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皇兄刚才所言昔年的一些事,阳滋的游历天下之心,行侠仗义之心,的确有公孙丽的些许痕迹。

但是。

她身为皇族公主,也将独属于帝国王族尊贵的气度展现。

这一次水灾就做的不错。

对于两大学宫的调遣,是可为的,也刚好可以为两大学宫接下来的选官做准备。

“哈哈,不错,阳滋的胆子很大。”

“真的很大。”

“也因胆大,在宫里,可没少被丽儿呵斥和动手。”

“阳滋如今又双十有余了,丽儿还那般……。”

“……”

“郡侯,时间过的还真快。”

“还真是快。”

“……”

嬴政悦然大笑。

阳滋。

当年阳滋刚出生的时候,帝国尚未一天下,现在……帝国都一天下十余年了。

小小的婴孩都已经长大了。

长大了?

又好像没有。

每次听到丽儿将阳滋揍了一顿的消息,便是忍不住莞尔,阳滋好歹都二十有余了,应该可以宽容宽容的。

阳滋也非小了,整日里待在咸阳宫,的确无事。

多年来,跨乘异兽,游历诸夏,每日归来,都和自己说许多诸夏间的事情。

郡县之地,皆有提及。

有心了。

现在!

小丫头对中原的水灾,也有心思,很好,这才是帝国公主,才是自己亲自封授的长公主。

五年?

五年之后,小丫头就要成家了?

也该成家了。

长生之事难料,若然将来自己和丽儿……,阳滋该如何?身边有人呵护着也好。

前提,那人很不错。

以阳滋的眼界,那人应该不会太差。

对于阳滋的大事,丽儿这些年一直都有操心,也曾挑选不少人让自己看,若可,就直接成事。

阳滋的意见和心思,不为重要。

但!

每到事情关头,事情总是不成。

是丽儿的缘故?

是自己的缘故?

阳滋如今不小了,既然已经特例了,那么,就特例到底吧,一些事阳滋自己做主就好了。

“岁月,的确很快。”

周清颔首。

不知不觉就这些年过去了。

“巡视江南诸郡,会稽郡这里还是数一数二的。”

“物阜民丰,百业安顺,帝国法道在这里也不错,只不过,从近些日子的消息来看,仍有些许暗流涌动。”

“楚国的人。”

“已经十余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坚持,另外一些人还在坚持。”

“这一次中原水灾这般严重,朕本以为那些人会有所动,想要以此动摇帝国在中原的统御。”

“他们没有手段,也没有动静。”

“看来是吃了不少教训。”

“……”

嬴政轻轻的呼吸一口气,岁月如斯,难以留住,帝国大业,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

身边的人和事,亦需要许多心思落下。

此次巡视江南,多闲逸了些。

江南诸郡是帝国刚开辟立下的郡县,一切都是崭新的,一道道法令的立下也都是从初始就贯彻的。

这里的帝国制式丝毫不逊色中原以及燕赵之地,还要超过许多。

巡视山东诸地遇到的许多问题,在江南几乎碰不到。

会稽郡!

有些特殊,它是江南的郡县,却非新开辟的郡县,它存在许多年了,千年岁月,这里作为江水东游入海的最后区域,已然民力汇聚。

吴越之事,多在此地发生。

越王勾践留下的霸业后继不存,多乱,楚国侵占许多,帝国一天下,又彻底将其统御。

这里的风华多复杂。

甚至于多楚国的痕迹。

欲要有改,非容易之事,当年扶苏曾在这里为事,做的还不错,只不过,并未彻底解决那个隐患。

直到现在,还存在。

比起扶苏还在的时候,还是弱了不少的。

虽弱,仍存。

“明大势,知进退!”

“那些人虽小,想要彻底将他们解决或许还要难上不少。”

这里是震泽附近,中原水灾,江水之地亦是雨水多发,以至于震泽之地的河堤都有些不稳了。

若非这里的水利沟渠多完善,只怕都要撑不住了。

虽如此,震泽周围的一些薄弱之处,还是有一些消息传来,好在不为很大,当地的官府都能解决。

不会演变成中原的模样。

会稽郡!

这里的隐患,自己一直都知道,楚人汇聚很多,这段时间,又有不少人涌入其中。

因没有生事,也就没有理会他们。

如皇兄所言,那些人的确安稳了。

若言对帝国的威胁,帝国一直没有将那些人放在眼中,若非担心强行处理会对诸郡之地造成不稳,早就一一连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