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儒道浩然(求票票)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儒道浩然(求票票)(1 / 1)

“你办事,本侯放心。”</br>“尽可施为,但有所缺,咸阳这里不为拦阻,这一次坐镇南楚、江南之地,可能时间会很久。”</br>自云舒手中接过一盏茶水,轻呷一口。</br>身处郡侯这个位置,有些时候还是相当方便的,起码……在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遣上。</br>“今日……,本侯在东君处,见到了一个孩子,一个数月大的稚女,本侯很是喜欢。”</br>“本侯决意在江南留下子嗣。”</br>并未着急前往浴房,坐于旁边的一张软榻上,说道另外一件事。</br>“东君生的?”</br>焰灵姬表示好奇,手中拿着一块龟甲,左右打量着,看懂的地方不多,公子在东君那里见到一个女孩?</br>不由……第一感觉出现。</br>“……和公子您的?”</br>雪儿正在搭理公子刚宽衣换下来的衣服,有闻焰灵姐姐之言,精致的神容上,亦是惊异。</br>东君身边有了一个孩子?</br>东君生的?</br>和谁生的?</br>除却公子之外,也不可能有别人啊!</br>难道真的和公子诞下子嗣了?</br>不会吧。</br>不太可能吧!</br>瞬间,整个偏厅内,一道道明眸目光汇聚,落在一处,彼此相视一眼,尽皆想要知晓这个答案。</br>“师兄,是你的?”</br>晓梦嘴角一撇,轻哼一声,很是有些不满。</br>虽然自己不喜欢孩子,可师兄喜欢的话,自己还是愿意的,自己更愿意第一个为师兄诞下孩子。</br>因为,自己现在的修为最高,玄关道阴阳,虚空一体,果然自己和师兄的血脉相连,诞下子嗣,绝对很好。</br>现在东君诞下了子嗣?</br>谁的?</br>除了师兄的,还能是谁的?</br>“公子!”</br>焰灵姬顿时幽怨不已,早年间自己因为修炼火魅术不利,身体有损,后来经过公子扶乱反正,早已经身体康健,三元巅峰。</br>而且,自己跟在公子身边还是最早的之一。</br>现在……公子和东君有了子嗣?</br>实在是……不满。</br>雪儿、弄玉等人虽未言语,然……神色之间已然也是如此,谁不想要为公子诞下第一个子嗣。</br>第一个子嗣肯定最得公子看重。</br>竟然被一个阴阳家的夺去了。</br>实在是……东君焱妃过分了。</br>实在是过分了。</br>“你等想的倒是挺多。”</br>“那孩子……身上并无本侯的气息,也无东君身上的气息,当不是东君的子嗣。”</br>“更不是本侯的子嗣。”</br>“本侯和东君性命交修的时候,并未在其体内留下真元,尽皆被本侯化去。”</br>“那孩子是东君不知从何处搜寻来的,本侯很喜欢,名为曦女,过两日,东君会带她前来府中的。”</br>周清很是摇摇头。</br>每一次自己和东君交修的时候,一丝丝真阳都会被自己真元化去,并不可能有诞下子嗣的可能。</br>再说了,就算东君真有阴阳秘术,可以留存一二真阳,也没有那个必要,好端端留存一丝真阳,诞下子嗣?</br>图什么?</br>在那孩子身上,并未感知有什么血脉相连的气息。</br>“当真?”</br>焰灵姬狐疑道。</br>虽如此,可好端端的,以东君现在的年岁,根本不需要眼下就收下弟子,纪嫣然那种情况,是侥幸破关。</br>若无公子助力,纪嫣然破关也会艰难,能够破开关卡都说不准,故而才收下弟子。</br>东君没有那个必要。</br>“嘻嘻,公子若是喜欢子嗣,奴家为公子诞下十个八个,总可以挑选出最喜欢的一个。”</br>感知公子的神态,焰灵姬悠然一喜,笑语而出。</br>一步踏出,跪坐于公子身边,双手抬起,火魅柔光闪烁,落在公子身上,好生拿捏着。</br>“十个八个!”</br>“那你也不用修炼了。”</br>“对于那孩子,本侯的确喜欢。”</br>周清单手落在焰灵的脑袋上,就知道给自己捣乱。</br>还生十个八个,也不怕麻烦。</br>“东君那狐媚子,奴家一直觉得她居心不良。”</br>“公子,若是她将来和公子为敌如何?”</br>公子似乎对于东君焱妃的评语一直不错,也帮过不少次,若非公子,东君破入玄关的时候,就身死了。</br>感知公子的抚摸,焰灵姬火焰明眸微微眯起。</br>“和师兄为敌,我就将她镇杀!”</br>晓梦替周清回答了这个问题。</br>“小小年纪,杀意倒是不小。”</br>周清不由笑语。</br>至于焰灵所言,东君将来和自己为敌?</br>那个场面,周清觉得还是可以思量思量的。</br>“公子,浴房那里已经备好了。”</br>不为东君和那孩子的纠缠,云舒近前一步。</br>“走吧。”</br>“让师兄看看你杀意如何释放。”</br>周清伸手一抓,便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不远处的晓梦笼罩,虚空微震,晓梦整个人便是消失不见。</br>自软榻起身,一步踏出,亦是消失不见。</br>******</br>“你等以为,嬴政会如何决断相邦王绾和廷尉李斯之策?”</br>秦灭六国,诸夏安稳。</br>南阳之地、南楚、齐鲁、燕赵……各有大军驻扎,诸国残留之地自是安稳,再加上无宵小作乱,整个诸夏间一片安详。</br>齐鲁之地。</br>虽有秦国大军纵横,终究相对于三晋之地、南楚之地,并无太大的战乱留下,尤其是临淄之前,并无强战。</br>整个齐鲁之地保留最完好的形态。</br>齐鲁之南,桑海一域,更是安稳中的安稳。</br>甚至于桑海之城直接进入繁华之境,外来之人众多,逃难于此的人众多,诸国在此的人更多。</br>桑海城外,半山深处,林荫幽静所在,雅韵缭绕不散,传承近百年的小圣贤庄承合安泰。</br>小圣贤庄!</br>一直都是儒家治学根基所在,欲要在小圣贤庄立足,首要便是学问,便是论道,果然有成,便可自成尊位。</br>一如现在小圣贤庄的许多须发洁白之老者,虽修为不显,然……地位尊崇,浩然纯正。</br>邵广晴!</br>子思一脉的真正新一代弟子领袖。</br>如果杨宽文没有在兰陵城身陨,或许此刻坐在房间尊位处的便是杨宽文,可惜……杨宽文死了。</br>邵广晴、谈直却便是迎上,接过子思一脉的传承大道,至于前段时间伏念师兄所要推举的两位当家之位。</br>直接落在张良张子房的身上。</br>并不有损子思一脉的内部尊位。</br>有些事情,做出来是一方面,真正的情况又是一方面。</br>“相邦王绾,制式根基在于秦国文信候吕不韦之法。”</br>“廷尉李斯,制式根基在于荀师、韩非之法。”</br>“而嬴政素来颇喜《韩非子》!”</br>“在燕地、齐鲁、楚地、江南设立封国诸侯,难矣!”</br>一袭规矩的单薄儒袍着身,谈直却一礼,说道咸阳制式根基纷争,他们虽远在咸阳,许多事情知道的不比咸阳那边少。</br>甚至于他们还知晓一些更隐秘的人和事情。</br>“嬴政迟疑不绝,想来他也在权衡捭阖二人之策。”</br>“最终选择哪一策,不好说。”</br>谈直却身边的一位年岁相仿儒者摇摇头,从咸阳那里传来的消息,真正的策略定下,要等到再一次大朝会的开启。</br>嬴政真正的意图!</br>不清楚。</br>甚至于百家出动隐秘之力,请动刚成君蔡泽出动,询问于武真郡侯,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br>武真郡侯都不知晓?</br>或许就算知晓了那个结果,对于武真郡侯也没有什么影响,嬴政落在其身的荣耀太大了。</br>是否封国诸侯,并无太大差别。</br>“子房以为呢?”</br>如云的素色长衫,束发而冠,邵广晴跪坐于上首的案后,视线一转,看向张良。</br>子思一脉弟子甚多,张良能够被他们推举为当家之位,自然有相当的水准,而且自己很欣赏他。</br>“师兄!”</br>“子房以为,嬴政……当有很大可能落在郡县一体上。”</br>“封国诸侯嬴政非不考虑,而是不想要考虑。”</br>“否则,便没有大朝会上的迟疑。”</br>“秦虽亡诸侯,并天下,诸夏却不安稳,秦国对于诸夏的统辖仍停留于铁血镇压。”</br>“策略上,相邦王绾的封国诸侯最为安稳,果然于燕地、齐鲁、楚地封国诸侯,则可安抚诸夏诸国余力。”</br>“待秦国对三晋之地统辖稳固,在对于齐鲁之地给予整治,无论如何,封国诸侯非嬴政所愿。”</br>“就算采取相邦王绾之策,也不会长久,子房以为,嬴政当会直接摒弃封国诸侯,设立郡县,强行统辖诸地。”</br>“他……是一个很骄傲的人。”</br>“他手下有百万大军,文臣武将如云。”</br>“嬴政有足够的自信直接设立郡县!”</br>浅绿色的长袍素雅,腰环玉带,俊逸非凡,在儒家待了数年,浑身上下,已然滚滚礼仪之风。</br>闻邵广晴师兄之言,拱手一礼,说道所想。</br>嬴政非不愿意采取相邦王绾封国诸侯,而是不想要麻烦。</br>他有信心应对可能会出现的一件件事情,有信心应对一切麻烦。</br>“嬴政!”</br>“此人……,号曰始皇帝,群臣皆曰陛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br>“实在是……有些狂妄!”</br>提及嬴政,张良身侧便是一人表达强烈的不满。</br>自秦国咸阳庙朝立下,大朝会开启以来,一则则消息流向小圣贤庄,嬴政不为秦王,登天子位,称始皇帝陛下。</br>言语间无视三皇五帝,自觉古往今来第一天子。</br>上古以来,何曾有君主这般狂妄?</br>数十年前,秦国便是野心勃勃,同齐国并称东西两帝,那个时候,还有诸国钳制。</br>现在一切外在钳制都没有了。</br>他不仅称了帝位。</br>还加了皇道尊位。</br>自称始皇帝尊位!</br>“嬴政!”</br>“论其之功,的确不逊色任何一位三皇五帝,至于礼仪德行,自有后世评说。”</br>邵广晴轻笑道。</br>这位师弟出身于楚地,秦国灭楚之后,屡屡谈事情,便是有不满之语,他们也都习惯了。</br>凭心而论,嬴政……算得上三代以来无人可比的天子了。</br>驾驭秦国,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就扫灭六国诸侯,让诸夏从战乱之世,归于安稳。</br>若是没有秦国所为,现在的诸夏还是诸国并举,战乱不断,诸国纷争不绝,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了。</br>换言之,嬴政此举,拯救了诸夏许多人。</br>且在一天下过程中,并无大争之世屠城灭国之举,虽有兵戈残暴,也是无法。</br>否则,如何一天下。</br>一国之力,统御诸夏。</br>诸夏一个诸侯都没有了。</br>这样的事情自上古以来,第一次出现。</br>他这样的功绩,无论如何评说,除却人皇轩辕氏以外,其余天子与之相比,功劳不显。</br>德行上!</br>不好说,若是嬴政能够将诸夏治理的很好,说不准史册上会留下他的光辉一笔。</br>若然诸夏再次混乱。</br>他……的德行会不显。</br>“果然郡县一体,其实我倒觉得对于儒家来讲,也是一个另外的机会。”</br>谈直却摆摆手,今日不是谈论嬴政的事情,当复归先前的话题。</br>儒家之所以会谈论封国诸侯、郡县一体,乃是秦国所行的法治,法家独尊,儒道不显。</br>若然齐鲁也设立一个个郡县,那么……儒家之学就很难起势了,若然封国诸侯,就是另一个场景。</br>易道有语,万物乾坤,封国诸侯对于儒家很好。</br>郡县一体,就未必不好。</br>“说说。”</br>邵广晴看将过去,点点头。</br>“无论接下来秦国采取如何的制式,单一的法家之道不足以治世。”</br>“在大争之世、战乱之世,法家若然有成,当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凝练诸侯国力,令国富民强。”</br>“而现在,秦国需要的不是那些,而是统辖整个诸夏,那就需要怀柔,就需要礼仪,就需要规矩。”</br>“观秦国在三晋之地那里的策略,可见一斑,名为一条条法章律例,实则内蕴百家之学。”</br>“儒家之道也在其中。”</br>“伏念师兄内圣外王,威德仁礼,亦是如此,虽为儒道真意,也是内涵百家精要。”</br>“秦国立下郡县,儒家当有可为,却……不知晓具体如何!”</br>谈直却一口气说了很多。</br>郡县一体,也是儒家的机会。</br>根据秦国选拔才学之士的标准,接下来的儒家弟子又很大机会进入中央学宫,甚至于护国学宫。</br>就是不知道秦国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br>“伏念师兄数日前有语,以儒家微末之力,助力秦国稳定齐鲁。”</br>“还有便是准备待咸阳那里崭新的文字下来,直接颁布小圣贤庄,令诸弟子日常习练皆使用。”</br>“师兄,当早有谋划……,嗯,紫语,你怎么来了?”</br>邵广晴叹道。</br>他们是儒家的人,身上有着儒家清晰的烙印。</br>面对诸夏变局,不得不细细思量任何一件从咸阳那里传来的讯息,墨家……已经彻底见恶秦国。</br>农家……不知抉择。</br>儒家在齐鲁待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有理由相信,秦国会将目标放在他们身上的。</br>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br>一个是臣服。</br>另一个是反抗。</br>很明显,现在反抗就是如墨家那样的道路。</br>臣服?</br>并不耻辱。</br>传承不存才是真正的耻辱。</br>伏念师兄早已经看到那一步了,以不变应万变,存留儒家核心纲要,容纳秦国变局,拓展儒家将来。</br>不愧是一位位儒家前辈选定的掌门人,邵广晴正要继续言语,忽而,浩然有感,看向厅侧入口。</br>那里飘然走进一位身着浅紫色裙衫的娇娆明媚女子,手捧着茶托,款款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