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6章(1 / 2)

在招募新人的行动终于初见成效的时候,张千智也等来了无间计划的新进展。

安全部在一个月之前,便已派出信使,前去联系由张千智亲自选定的三名联系对象,转交他的亲笔信。

滇黔两地的两名商人所在地实在太远,估计信使一时半会还回不来。而赣州知府项淳夫这条线,却是已经有了回音。

这封来自两千里外赣州府的书信,已经放在了张千智面前的办公桌上。

张千智刮掉封口上的火漆,抽出里边的信笺。

信上的字体是标准的宋体,字迹清晰易读。不过张千智一看之下,便知此信多半不是项淳夫亲笔,应该是由师爷亲信之类的人代笔。

虽说项淳夫是大明的官而非海汉,但处理公务的秉性习惯,两国其实并无太大差异。而张千智已混迹官场多年,对此再清楚不过。

官员们平时写东西批阅文件一般都是行书草书,怎么快捷方便怎么来。只有在呈报重要公文时,才会使用宋体字这样便于却书写麻烦的印刷字体。

而熟练掌握宋体字书写的群体,往往是官员身边的师爷、文书之类的人物。这些人吃饭的家伙就是脑瓜子和笔杆子,所以也经常会被官员当作代笔来用。

当然张千智的推测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理由,那就是他认为项淳夫应该不会在第一次跟自己取得联系时就奉上亲笔信。要是这玩意儿在路上有个闪失,落入有心人之手,亦或是被海汉当作了威胁自己的把柄,那他项淳夫就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项淳夫在大明熬了二十多年才爬到目前的位置上,妥妥的官场老油条,不可能一点城府都没有,所以即便他有通过信件联系海汉安全部的打算,也绝不会轻易犯下这么低级的失误。

但也正因为是他人代笔,张千智对于项淳夫会在这封密信中表达的信息,并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

果然在看完这封密信后,他没有任何欣喜的反应,其内容基本与他预料的相符。

项淳夫比张千智所预计的还要谨慎,他甚至没有在信中主动暴露自己的身份。

写信人称自己久居江西,已极少与南方故人联系,如今世道不太平,也不便轻易离开江西到南方走动。

而对于张千智提出今后保持密切联络的要求,写信人未置可否,只是谨慎地表示希望这种往来不要给彼此造成麻烦。

不过信件末尾,写信人表示还记挂着家乡的何老爷,并祝愿何老爷一切安好。

信中提及的这个“何老爷”,显然就是指的当年为项淳夫铺路的何夕了。

张千智将这封信翻来覆去读了三遍,才将其慢慢装回到信封中。

对方比较隐晦地在信里表示了并未忘记以前的关系,但对于是否继续接受安全部的遥控指挥,却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态度,显然是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