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五千七百一十章 倭国习得汉唐制

第五千七百一十章 倭国习得汉唐制(1 / 1)

刘裕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老魔头,这点你猜得不错,这个倭国,所有暂时对大唐的恭顺,谦卑,虚心,都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已,这就是一个越王勾践式的国家,遇到强敌,打不过时,就会非常地恭顺,为了保住生存可以放弃所有的尊严,也能虚心地向着强敌学习他们一切先进的科技,文化,体制。”

“可是一旦倭国学到了这些本事,甚至比起师父更加强大之后,他们就会露出真面目,对着昔日的师父,发起全面的反击,在他们的想法中,中华文明是有多个继承者的,汉家以儒学周礼为主的这套算是长子,而草原游牧文化算是次子,而他们这套倭国拿来汉唐制度,再加以本土化的改变,就算是少子化,当北方的游牧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征服了中原汉族,建立了异族王朝之后,他们就宣称中华文明长子已经失去了继承权,要轮到他们这个少子来继承中华文化了。”

老祖哈哈一笑:“太有意思了,这样不过是为了自己强抢别人的地盘而找的法理,借口罢了,真够不要脸的,就跟那匈奴人刘渊,硬要说什么自大汉以来跟他们匈奴和亲,他的母系是汉家公主,草原以母为尊,所以他姓刘,有资格继承汉朝的江山一样。这点上,倭国和这些不要脸的草原蛮夷还真的是相似呢。”

刘裕叹了口气:“只是当时的倭国,学了唐朝的制度,其实,唐制和现在的制度差不多,也是军功爵制度为主,类似是汉朝的那种六郡良家子,长安南北军这样的常备军,他们也是以关中为核心地区,以民风尚武的关中老秦为主要的征兵对象,而在关中和九边之地设立军府,搞常备的府兵制度,全国的其他地方则大多数不设军府,不设常备军,只以一些徭役性质的丁壮作为州郡兵,维持个地方治安而已,相当于秦朝不再让南方和关东地区的百姓去守边,只要留在故乡服役即可,而以关中兵马为常备主力,外御北方草原游牧,内镇关东与江南。”

老祖点了点头:“这个制度听起来不错,关中向来是王者之民,只要把关中人给用好了,那确实可以镇压全国,只不过,汉朝是靠分封诸侯王,出镇关东和江南各地,以郡国并行的制度来管理其他地方,这个唐朝如果只以关中为基础,难道也是靠了宗室诸王来分镇各地吗?”

刘裕摇了摇头,其实他穿越以前,对历史也不是太了解,除了对近代的清朝很熟悉外,甚至对于自己现在所处的东晋,也是几乎一无所知,这也让他在一些重大的选择面前,比较地茫然,他开口说道:“有关唐朝具体的制度,我也不是太了解,但是我知道的是唐朝在一场巨大的叛乱之后,彻底地衰落了,这场叛乱也是由守边的胡人将领引发的,虽然最后给平定,但唐朝也就此衰落,各地的诸侯,就跟清朝那次平叛一样,开始拥兵自立,还有个专门的词来形容他们,叫做藩镇,就差不多象荆州桓家那样,名义上尊唐朝为皇帝,君上,但实际上,那些地方都是子孙世袭,完全地独立王国。”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藩镇林立,那国家就跟周天子一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共主罢了,和东晋的情况也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唐朝,名存实亡,恐怕倭国学的,也不是这样的唐朝吧。”

刘裕正色道:“这回你猜错了,倭国要学的,还真的是这种武家制度,幕府天下,唐朝的官制,是要以各地的府兵,集中在一起,分为多个府兵军卫,每个卫设立一个大将军,以节制领地内的各个军府,而普通的百姓,民户则是独立于军户府兵之外的,由正常的州郡长官来管理,后来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大乱,就在于因为某种原因,这些府兵卫的大将军,同时也能兼任地方的刺史,州牧这样的大员,相当于文武合一,变成桓温那样完全控制荆州的能力了。”

老祖笑道:“这等于是汉朝时的那些诸侯王们,改成异姓的大藩镇领主了,实质一样,但没了血缘关系,那只会比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这种宗室大乱,更加可怕,我是知道唐朝灭亡的原因了,可是你说,这个制度,倭国还学了去?”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因为倭国也是各国林立,到处是诸侯,有点类似我们春秋时期的样子,最后在唐朝时,他们刚刚岛国统一,却是没有成熟的制度来安抚这些在统一战争中立了功,当了大官的诸侯们,之前有想法是通过继续向外打仗,对朝鲜半岛继续征服,让这些武家诸侯们把精力用于对外的战争,而不是对内夺权,但是在被唐军白江口一战大败后,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向唐朝学习,如何能安置这些武家诸侯。”

“最后他们从唐朝学的结果,就是文武分治,让文官,世家们变成公卿世候,与那个天皇一起住在都城,他们叫这个都城叫京都,然后把武将们,分封为诸侯,分镇各地,但这些诸侯,是要由天皇的子孙们,相当于宗室,过去进行治理,不定期地要更换,避免他们在一地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外派诸侯所在的地方,往往是刚刚征服,荒凉而野蛮的异族之地,所以也没多少人愿意在这里久居,渐渐地,日本的文官就变成了类似东晋世家的这种公卿子弟,不修武事,变成了一堆寄生虫,成天只对歌舞,诗词,音乐感兴趣,而武家子弟们,则在打仗和理政中,渐渐地掌握了实权,于是日本的天皇也渐渐地成为了傀儡,汉献帝式的共主,就跟我们大晋现在的司马德宗一样,实权则落在天下武人的首领,也就是日本的幕府将军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