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嬷嬷担心地问道:“姑娘你把春莹派出来了,谁来伺候姑娘啊?”
张默接着说:“估计去了也跟现在的日子没差别,粗使丫鬟肯定是有的,日常的事情我也能自己做,实在不行,林家还能亏待我这个继室夫人?嬷嬷放心,我心里有数。”
张默也不管金嬷嬷担忧的神色,继续说:“嬷嬷你让奶兄没事多出去溜达溜达,探听一下林家的消息,还有就是贾氏带过去的仆人应该还在林家,听说他们荣国府出身,不把林家老人放在眼里,你让奶兄没事请贾氏的人吃吃酒喝喝茶,同时私下里和林家老人多接触接触,想必能搅浑了林家的水,等咱去了,短时间内也顾不上找我们的岔了。吃酒的银子,你就从我的小库房里拿。记得嘱咐奶兄,小心行事。”
金嬷嬷点点头,说:“老奴记住了,姑娘你放心,虎子别的干不好,这点小事一定能干好!”
张默轻笑说:“奶娘,奶兄也是二十二岁的人了,别老叫虎子了,要不是因为我,早当上爹了,唉,也是我不好,耽误了你们。”
金嬷嬷赶紧说:“姑娘你别这样想,要不是你,咱们也过不上这安生日子,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朝前看!昂!”
张默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行啦,嬷嬷你去安排吧,我有点累了,想再睡一会儿。”
嬷嬷起身,给张默放平了枕头,又盖上被子,说:“姑娘快歇着吧,有事就喊春莹,一会儿嬷嬷安排完了,再去回春堂给你买点儿活血化瘀的药膏抹抹脖子。”
张默闭上眼睛,点了点头,装作睡了过去。
她听着嬷嬷越走越远的脚步声,暗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难度上升了。
她这次的身份是回家守寡的甄府庶出二姑娘,大姑娘就是传说中的甄贵妃。原身被亲爹算计,与鳏居一年的林如海春风一度,林如海迫于无奈娶她续弦,但这姑娘本想青灯古佛一辈子,一时没想通便上了吊,因为力气小绳子扎得不紧,被人发现的早就没死成。
要说甄家为何用守寡之人来算计林如海,确实甄家没有适龄姑娘罢了,而且甄家一直想要将林如海绑上自己的战船,奈何林如海滑不留手,要不是林如海因贾敏忌日失了心魂,甄家又怎能算计得了这只老狐狸。
张默一边闭目养神,一边暗自筹谋今后如何行事。嫁过去就嫁过去,反正林如海也不待见自己,只要做好该做的,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不过林家就是个筛子,为了安全还是得再计划计划。
林家那边也是不见丝毫喜气,虽然家丁们都在忙忙碌碌地挂红绸、擦家具,但整个过程安静有序,生怕惊扰了房里的林如海。
林如海正伏案奋笔疾,太详细地不能写,但他续弦之事即使是被迫的也必须要告知贾家一声,不过此间麻烦想必甄家能搞定贾家,毕竟也是老亲!
但黛玉那边如何交代?她敏感又多思,莫不是让她误以为父亲不要他了?想罢他又给黛玉写了一封家,没有告知黛玉实情,却只简单交代了一句要娶甄家的姑娘做续弦,但膝下空虚,最想念黛玉,望黛玉养好身体早日回家看望老父云云,如此避重就轻的写了写。
只是最令林如海头疼的是如何向今上交代,写完了给贾家的信,他又开始带着一丝小心翼翼地写起了给皇帝的密折,虽然他身边有皇帝派来的暗探,但该有的坦白还是要有的。
给皇帝的密信中措辞透露出不安和惶恐,被人算计有负圣恩,年老体衰,膝下空虚,想要乞骸骨安养一下晚年云云。
要说林如海16岁高中探花,18岁娶了贾敏,十年方才有了林黛玉,现如今黛玉才7岁半,这样算下来林如海也不过35岁。但他林家几代单传,代代身子骨都不佳,他父亲过世时也不到40岁,他又在江南盐政这块劳心劳力三年有余,儿子贾敏一死,人的心气一衰,生出力不从心之感也在情理之中。
他把密信和往年收集的账本放好,拿着给贾家的信走出了房,交给了林大管家,才又重新坐回了房的椅子上。
他还没有整理好心情去面对一场算计来的婚姻,听说她上吊了,幸好被救了下来,也让他的愤怒减轻了一些,多了一丝同情,她也是个可怜人罢了。
根据打探来的消息知道,这个甄家庶出的二姑娘16岁嫁人,18岁就守了寡,如今才22就深居简出如素礼佛,想必也是个安分简单之人。
若以后她能继续安分,给她一份安稳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难。想罢,林如海自觉心情也没有那么坏了。
或许是最近忙乱的苟且太多,没有让他有时间继续哀悼亡妻,也没有心思去为皇帝舍身成仁,竟让林如海的脸色好上了那么一丝,这对于不知内情的下人们看来,虽然姥爷气压一直很低,但娶妻毕竟是一件高兴的好事不是?
不管众人心思都如何,这件婚事到底在江南地区被有心之人传扬了出去,寡妇再嫁与鳏夫再娶,虽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但林家与甄家的联姻,还是让江南的水更浑浊了一些,一些等待着伺机而动好浑水摸鱼的人正兴奋地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