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诏道于天 > 第240章 当年旧事

第240章 当年旧事(2 / 2)

比如天道宗。

谁也不知道观主在某天清晨飘然下山,一日千里再至玄都。此行所为何事很是清楚。

——晨昏钟。

天道宗未曾沦为坟墓,山上依旧有人,却没有观主想要得到的那个答案。

或许是巧合,在观主离开的那段时间里,恰好有一封信被送到清净观,落在楚珺洞府门外。

那封信来自于元垢寺。

是她的一位旧识亲笔所写。

值此多事之秋,没有人关心两位晚辈的故事。

于是那封信自然也就无人过问。

……

……

“给楚珺的信已经送到清净观了,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6=9+

无垢僧的声音压得很低,神情却是光明正大,目光随意扫落。

这是元垢寺外的一处茶园,出产的茶叶在世间极具盛名,对修行颇有好处,可以清心静神。

唯一的问题是,这茶叶贵得就连神都朝堂上的朱紫公卿都要为之肉疼,而且每年产出都极其有限,为此有许多人怀疑是元垢寺的僧人们在刻意减少产量抬价,只是始终没有证据。

近些天来,顾濯就住在这处茶园里,吃斋。

这当然是无垢僧的安排。

“没了。”

顾濯走在泥土地上,视线不时落在茶叶上,神情专注。

不管怎么看,这时候的他都像极了一位茶农,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无垢僧咳嗽了声,问道:“你有没有觉得我有什么不同”

顾濯想了会儿,看着他认真说道:“长个子了。”

“你……”

无垢僧闻言顿时气急,下意识就想要开口反驳。

然而话到嘴边,小和尚却是强行咽了回去,神情莫名风轻云淡,微笑说道:“你倒是和以前没什么区别,都是一般的高。”

顾濯如何能看不出他的想法,有些怜悯地看着他,心想你这辈子定然是打不过楚珺了。

——以楚珺的性情,交手之前肯定不会吝啬开口嘲讽,只要说上一个矮字无垢僧心性必乱无疑,这还怎么打

“说起来,我确实得谢谢你。”

无垢僧抬头看了一眼顾濯,接着很是自然地换了个话头,说道:“元垢寺这地方还真不是一般地适合我。”

听着这话,顾濯心情变得不错,说道:“那就好。”

无垢僧忽而叹息。

“你是知道的,我这人打小运气就特别的好,钱是从地上捡的,功法是洞里挖出来的,还特别让前辈看上去顺眼,乱七八糟的奇遇多到连我自己都忘得七七八八……”

小和尚摸了摸光滑的脑袋,望向不远之外金碧辉煌的庙宇,感慨说道:“所以啊,当初夏祭结束的时候其实我整个人特别的焦虑,不因为什么,就是想到以后总要留在庙里勤奋修行,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我这运气吗”

顾濯笑了笑,没有说话。

“所以我是真的很感谢你!”

无垢僧收回目光,向顾濯竖起一根大拇指,诚恳说道:“要不是你当初让我来元垢寺,我都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元垢寺这种专心经营买卖的地方,竟能如此充分发挥我这让人面善的天赋。”

是的,就像小和尚话里说的那般。

元垢寺作为当世禅宗祖庭之一,与慈航寺最大的区别在于,寺里的僧人们尤为接地气。

从贩卖茶叶到操持法事,从经营放贷到讲解经文……元垢寺自上而下无人厌烦金钱的味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在这里的和尚理应是贪财的,然而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在施救普通人的时候却又大方到极点,不遗余力,全然就是把钱财当作粪土的清高模样。

故而一年四季中无论何时,寺门外都会排起看不到尽头的队伍,那些都是自天南地北而来的病患。

漫长时光堆积之下,元垢寺已然成为世间第一医道圣地,但寺里的和尚却鲜少远行四方之时。

曾经有人询问过元垢寺的住持,为何非要留在这方寸之地,从中得到的回答十分粗暴,格外直接,很难品出什么悠远禅意。

答案只有两个字。

——没钱。

……

……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现在同一群人的身上,便是独特。

无垢僧正是这么一个人。

否则他也不会是顾濯的朋友。

两人在茶园走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寻了处茶棚坐了下来。

午后的阳光穿过木架上的枝蔓,零碎洒落在身上,秋老虎不再那般凶猛。

“你准备在这留到什么时候”

小和尚给自己倒了杯茶,又取来些许瓜果摆在桌上,压低声音说道:“寺里的长辈都是久经商海的人物,找不出一个白痴,我可没办法一直替你瞒下去的。”

顾濯有些无语,心想白痴二字未免太过尊师重道,说道:“尘埃落定那天。”

听到这句话,无垢僧脸上顿生忧愁,说道:“那这可真不好办。”

只是把顾濯安排进茶园,这便已耗费了他莫大的功夫,再继续藏下去谈何容易。

“不过你还算是幸运,天命教那新教主弄出那么一桩大事,现在没那么多人盯着你了,要不然这事儿更难办。”

“你是怎么想的”

“我怎么想死人肯定是不好的,但这种事死人又在所难免,非要往对错黑白去扯挺没意思的,明明都是利字当头。”

“这话未免太不同仇敌忾了些。”

“啧,虽然大家都是禅宗,但谁也没觉得谁是一路人。”

“有理。”

“我给你举个例子,不说朝堂上乱七八糟的派系了,就说道门,天道宗和清净观能是一回事吗一个求的是执天之行,一个要的是道化天地,看不顺眼才是正常的。”

顾濯没有接话,随意拿起一根黄瓜,咬了两口,很是清脆。

无垢僧却是兴起,继续说道:“我之前闲着没事做,在寺里的藏经阁待了许久,把那些写着百年前事情的书都给翻了一遍,心里得出了个想法。”

顾濯问道:“什么想法”

“道门当年之所以败,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就是因为魔主。”

无垢僧挑了挑眉,得意说道:“要是没有魔主,我估计道门都不会内斗成那样子,只要不内斗,哪里还有后来的事情发生”

“我在那堆书里见过那些荒唐的事情,说来你都会觉得我是在编故事骗你。”

“比如吧,就是在道门和大秦已经开战的时候,有一片战场陷入僵局,天道宗当时恰好有余力就派人过去了,按道理来说那一战是该赢下来的,结果最后一败涂地,就因为别的那几家宗门其实是在故意僵持索要军资,结果天道宗的人来了,那几个宗门的人害怕事情被查出来,便直接把人给害死了。”

小和尚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然后怎么着那几家的人还要反过来说当时战况已经在好转,是天道宗的人过来胡乱指挥,想要抢功,最后直接把事情给弄砸了。”

听到这件旧事,顾濯没有再说话。

无垢僧没有注意到他的神色,继续说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天道宗太强了,我看书上的意思就连清净观当时都希望天道宗能多死上几个人。”

顾濯饮了口冷茶,感受着那些凉意,还是沉默。

小和尚仍在叨叨絮絮,声音里满是讥讽不屑与嘲弄。

“像这样的事情可不止一件两件,更不只是针对天道宗一家,是每个人都在互相扯后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就是养寇为重。”

“你问他们为什么敢这样做”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觉得自己赢定了吗总觉得战争的结果看的又不是他们的死活,看的是羽化之间的胜负。”

“结果谁知道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要我说啊,魔主其实就不配这个魔字。”

“要是他真是个魔头,当时干脆一点儿把不听话的人都给杀了,大秦根本撑不到决战的那天,他又怎会沦落到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秋日阳光猛烈。

茶棚下一片微凉。

顾濯放下那杯残茶,唇角露出温和的笑容,感慨说道:“以前倒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般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