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是被迎面而来的烈阳所映射,皮肤黝黑的傅忠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扭头朝着身旁的傅友德询问道。
闻言,傅友德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迷茫之色,随即便语气淡然的说道:
"去鸿胪寺吧。
"
他昔日陪同朱元璋在诏狱
"听课
"的事后,曾亲耳听闻那侃侃而谈的曹先生对于远在海外倭国的评价,知晓这倭国内部存在着外人难以想象的银矿。
以朱元璋的性子,极有可能已是在筹划远征倭国的事宜。
而放眼满朝文武,有资格担此大任的,除了凉国公蓝玉之外,便是他傅友德。
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正好今日闲来无事,倒不如去那鸿胪寺转转,提前了解一下在他印象中不过是
"穷乡僻壤
"的日本倭国。
"好嘞。
"
沉闷的应和声响起之后,乔装打扮过后的一行人,便直奔鸿胪寺所在的方向而去。
...
...
"尔等休要放肆!
"
眼瞅着鸿胪寺外聚集的差役越来越多,一旁幸灾乐祸的
"倭国使团
"也愈发放肆,一直跟在曹爽身后的管家老刘终是忍不住上前一步,挡在曹爽身前,似是有恃无恐的咆哮道:
"我家公子可是在大功坊居住的贵人,谁敢放肆!
"
此话一出,鸿胪寺外本是有些嘈杂的环境瞬间安静下来,原本跃跃欲试的差役们尽皆偃旗息鼓,再不敢高声呼喝,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这
"大功坊
"原名正府街,乃是中山王徐达府邸所在的坊市,朱元璋因感念徐达功勋卓著,故在其病逝之后专门下令将坊市街道更名为
"大功坊
"。
自此之后,这
"大功坊
"便成为了南京城中,仅次于御道街的显赫所在,凡是能够在
"大功坊
"居住的非富即贵,要么是世袭罔替的勋贵,要么是手眼通天的皇亲国戚,闲杂人等压根不敢靠近。
故此当得知曹爽居住在
"大功坊
",莫说署衙外身着皂衣的差役们,就连正儿八经穿着官袍的中年官员也满脸凝重,斗大的汗珠瞬间顺着额头滑落。
他不过是一个七品的主簿罢了,哪里得罪得起居住在
"大功坊
"的贵人?
眼见得署衙外的这群差役们被震慑住,管家老刘便是不动声色的摇了摇曹爽的臂膀,示意二人先行离去。
毕竟说破大天,曹爽也仅仅是一个
"白丁
",没有功名傍身。
"慢着,居住在大功坊怎么了?
"
"大爷我还居住在天宫坊呢!
"
"说大话,谁不会?
"
兴许是不知晓
"大功坊
"意味着什么,亦或者觉得身后有
"倭国使臣
"撑腰,最先向曹爽叫嚣的
"翻译
"稍作停顿之后,便是大声嚷嚷起来,眼神很是狡黠。
他可不相信,眼前身着朴素,且身旁只有一名随从伺候的曹爽,会是什么显赫人物。
这南京城中的
"纨绔子弟
",有一个算一个,谁出门不是恶仆清街,婢女簇拥,何至于像曹爽这般
"寒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