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还是这般什么都不顾。
华妃修长的指尖在一摞高高地话本子的书脊上从上到下缓缓划过。
算了,勉强能打发一阵子。
华妃抬了抬手让周宁海退下,顺道把另外两个包袱拿了出去。
一个是给敬妃的话本子,一个是给沈眉庄的。
这两个人都太严肃古板,得用话本子调和一下。
周宁海打发小楼子给敬妃送去,自己则去储秀宫给沈眉庄将话本子送去。
回来后,周宁海汇报了一下自己看到的情形,本来刚侍疾回来的沈眉庄是面黑如水,一听到华妃给自己送了话本子来,拧巴地眉头可算是舒展了几分。
华妃听着也是觉得有趣,沈眉庄端庄贤淑,颇有大家风范,自小在闺中学得不是四书五经,就是当家主母该学的女则典范,也不知道沈眉庄在闺中有没有偷摸摸看过话本子。
总之,她现在很上瘾,华妃知道。
皇上虽是伤了腰,可在朝堂政务上还是很勤勉。
一个小小的插曲也没耽搁他大加封赏年家。
一道道圣旨搬下去,本就炙手可热的年家在京城官宦之中,更是有着烈火烹油般地富贵。
一把火能把前朝朝臣的心给点燃,也能把后宫的谣言燃烧殆尽。
年羹尧回京述职,每日往来年家的大臣都能把年家的门槛给踏破。
年大将军很忙,年夫人忙着应酬京中官眷,更是忙碌非常,年家太忙了,忙的没有时间给宫里的华妃写上一封家书。
夏刈已经许久没有给皇上中途周转过年夫人给华妃的家书了。
太后虽是撤了华妃的绿头牌,可是不过半个月便又低调地让敬事房的太监给放回去了。
至于删减份例一事,皇后正好趁此机会把后宫开销地出纳账簿给捋平顺一些后,也渐渐地恢复正常。
只是延禧宫的富察答应的凉菜还真是不少。
正好,许是日子热了,富察答应的胎也越来越大,孕妇本就体热,那些个凉菜正好是合富察心意的。
也不管饭菜是否简陋,只要能吃,富察答应都会吃个干净,为后面生孩子攒足气力。
当衣衫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变得单薄,安陵容终于又给宫外的孙姑娘递了新的一款香料,篱落香,“篱落疏疏一径深”,香气天人合一,安定滋养,仿佛能让人回归田园的宁静。这是安陵容去看望甄嬛的时候,甄嬛看着书卷念出的诗句,安陵容由此得到了灵感。
甄嬛已经小产许久,却自小产后再也未与皇上单独见过面。
甚至于,当时因着小产的缘故,太后让敬事房把甄嬛的绿头牌给撤了,到现在,身子复原,皇上、太后、皇后谁也没有提起过,要把甄嬛的绿头牌放回去这一事。
大家心照不宣,选择了沉默和遗忘。
安陵容不懂,皇上他不是很喜欢姐姐吗?
安陵容能够觉察到,皇上对待姐姐,是有几分真情的,不像皇上对待自己,索取比喜欢多。
不想皇上对待眉姐姐,征服欲比欣赏多。
自然,还有华妃,皇上对华妃娘娘的好,更为复杂,有纵容,有爱恋,但也有似有似无地疏远。
华妃:你最近是读了多少书?本事见长。
那一日,安陵容在碎玉轩的小院儿听到甄嬛披着一件月蓝色的披肩,在柔和的阳光下念出这一句,真是格外美好。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若是能离了这四方天地,在乡野之间,有一个篱笆札成的小院儿,膝头围绕两三孩童,在田头追着黄蝶,这样的田园生活,该有多么惬意。只是安陵容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也只能通过莞姐姐的解读想象一二了。
听说那日,眉姐姐带着莞姐姐去冷宫了一趟,路上是受了惊吓,回到碎玉轩后,也是受惊了好长时间,但是莞姐姐怎么还是没什么动作呢?
前些日子,皇上在嘉赏年家时,也顺道升了甄姐姐父亲的官职,还是在都察院,升甄父为佥都御史。
这也算是皇上在委婉给莞姐姐递台阶了吧。
安陵容想了想这事儿,就作罢了。
这人各有想法,反正皇上最近不常来后宫。
一心忙于政务。
自己乐得清闲就得抓紧时间把之前落下的计划全部补上。
这会儿让宝鹊把香料方子和样品递了出去,宝鹃就端着一碗人参乌鸡汤来给她补身子。
“小主累坏了吧。”宝鹃将碗盏递到安陵容眼前。
安陵容接过一汤匙一汤匙喝着,顺便问道,可否给主殿送去一碗,
“小主放心吧,一直都是照您吩咐,给富察答应多留一碗的。”宝鹃答道。
“嗯,那便好。”
***
皇上的腰逐渐好转。
华妃三不五时地就去养心殿走一遭,慰问一下伤员。
作为准贵妃,华妃的气势一直都在,但是最近,她感觉长春宫的齐妃似乎更加怕她了。
在重新活络了十几年没活络的身子骨后,在经过刘嬷嬷每日“温和”地督促之后,齐妃终于学会了下腰。
真是年轻时,腰肢儿软和地时候她都没学过的东西,现在一把年纪了居然开拓出人生新技能了。
下一个目标是学会劈叉。
正好这日,华妃闲来无事,就去长春宫串门子。
穿着练功服的齐妃瞅见华妃过来,练功时都没办法专注地听清刘嬷嬷下的指令了。
三不五时地,齐妃就得朝着赏花的华妃瞟上一眼。
华妃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的第N次察觉到齐妃在偷瞄自己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齐妃姐姐,你有事就直说,本宫的脸上又没开花。”
再盯下去,华妃觉得自己脸上都要痒痒了。
听到华妃开口,齐妃赶紧“搬下”自己架在高高竹竿上的老腿,一路小跑,不,是一路小跛地走到华妃面前。
“华妃,你瞅瞅,本宫这扇子舞也练得差不多了,下腰也挺灵活了,这劈叉不如就不学了吧?”
“这舞蹈学什么,不学什么,也不是本宫说了算,齐妃姐姐和刘嬷嬷商量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