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汉高祖却哈哈一笑,甩周昌,回去重新找戚夫人去了。周昌还在他身后继续说他,你看你看,我说你是昏君吧。”
“妈呀,这操作……”徐爱浑身一颤,然后摇头道,“要是放在明朝或者清朝,怕是周府满门都要被屠戮殆尽了……”
“除此之外,刘邦还经常举办酒会,大宴群臣。每逢宴会甚至朝会,将领们就和当初在沛县时一样,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斗酒使气,大呼小叫,有时候甚至还会在大殿上舞剑打闹……”
“更不靠谱的是,这些人还喜欢拿已经是皇帝的刘邦开涮,更会直呼其名。这弄得刘邦都有点郁闷了,怎么自己这当皇帝和当亭长好像也没区别呢?”
“这种情形,使得博士儒生叔孙通觉得继续这么下去,天子威仪便没了,所以由他上书刘邦,说需要建立君臣礼法上下秩序。”
“刘邦也明白这么下去确实不妥,不安排叔孙通,由他主持建立了汉家朝仪和其他礼法,后更是按照其制定的朝仪进行朝会。”
“有了礼法约束后,刘邦也很高兴,时至今日,他终于有了做皇帝的感觉了!而后世自此也就都以叔孙通制定的朝仪为甚。”
“但好景不长……”罗玉华摇头叹息道,“随着汉朝渐渐进入正轨后,刘邦的心态也慢慢产生了变化……”
“随着他刘邦的皇位坐稳后,那些当初,由他亲自分封的异姓诸侯王们,便慢慢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毕竟这些人都是拥兵一方的时代英豪,一呼百应的存在,谁能保证他们日后会不会起异心,打算起兵造反,自己当个皇帝玩玩?”
”而此时的燕王臧荼突然谋反,恰巧验证了刘邦的想法。”
“刘选择亲自征伐,用了不足两月的时间,便将臧荼擒获。”
“而这次的事情,使得刘邦更加担心,在他心里铲除异姓王消除隐患,变成了必须去做的事情。”
“后来,有人举报韩信谋反,刘邦便立刻采用陈平之计,伪游云梦智擒了韩信。即便是没找到韩信谋反的证据,刘邦还是决定防微杜渐,收缴了韩信的兵权,并将其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城里。”
“可怜被困长安后的韩信,宛如只被拔了牙的老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太憋屈了,他后来还是选择和陈豨一起密谋谋反。”
“可惜啊,兵仙韩信虽好,但却没有天命加持,打算谋反的事情败露,他则被萧何和吕后用计骗入长乐宫,处斩于钟室,并夷其三族。”
“可怜我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有兵仙称号的一代奇才韩信,最后竟是以这种方式死去,着实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徐爱挺喜欢韩信的,所以满脸都是遗憾之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功高盖主的人,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能的善终的极少……”罗玉华也觉得遗憾,“韩信之死也吓坏了那些未曾有谋反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