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的话似乎很有道理,阿柔听后,也微笑认同。
孙尚香接着又俏皮笑道:“你放心,以后啊,我们不仅书信往来报平安,我还给你寄镇江老辕的新书,怎么样?”
小乔夫人听到“新书”二字,不禁抿着嘴思索:“这老辕都八十岁了,前不久才辛苦创作出《大哥》《死对头们》还有《周郎》……”
看过《周郎》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书中是以小乔夫人和丈夫周瑜为原型创作的故事。
小乔一直欣赏并追捧镇江老辕,没想到有一天,竟在书中看到那样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幸福女子,只幸福到人生中途,丈夫忽然英年早逝,这简直赚足了小乔的眼泪。
小乔第一次将镇江老辕的书扔在地上,哭道:“怎么能写这样的故事嘛?前面一部《洛神记》,现在一部《周郎》,实在受不了了,求求这位八十岁的先生!你写些大团圆的故事好不好?”
那几日,小乔哭得稀里哗啦,只要一想到《周郎》书中的结局,周郎死了,周郎的夫人带着儿女度过余生,小乔就伤心不已。
可后来,小乔又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因为她想到了姐姐大乔。
姐姐大乔当年嫁得如意郎君,夫妻恩爱,可孙策早逝,留下姐姐独自抚养儿女、伺候婆母,在偌大的孙家中,与众人相互扶持、抱团取暖。
小乔有时感叹:“是我太敏感、太脆弱了。生逢乱世,有多少失去丈夫的寡妇?这世间又岂止周郎的夫人可怜?我明白了,老辕写这个故事,是在为这些女子发声呐喊。男人在战场上拼搏,英雄豪迈,而女子却得依靠男子生存,丈夫若不在了,孤儿寡母实在可怜。
“相信只要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希望周郎活着,都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乱、没有纷争。大家都盼望着那一天,老百姓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小夫妻能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小乔对《周郎》这册书的解读可谓精辟独到。真不愧是镇江老辕第一批忠实粉丝。
即便小乔对镇江老辕及其书籍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在京口居住多年,她却从未想过要去探寻镇江老辕究竟是谁。
大家听到吴阿柔说还想见镇江老辕,小乔只说:“依我看,还是郡主的话在理。那老辕已经是一位八十岁的老者,若他还能兢兢业业写书,便是我们这些读者的幸运。我们又何必执着于一睹他的尊容呢?”
何况,老辕已是八十岁的老者,或许满脸皱纹、弓腰驼背,走路拄着拐杖,一步一颤,行动需下人服侍,说不定说话时还会不自主流口水。作为一个热情的读者,实在没必要非要执着地去见那一面。
袁绮绮依旧不说话,只是微笑。
孙尚香已经走到这边,她受不了小乔与阿柔这般无知的感觉。
孙尚香亲昵地攀着她好闺蜜的肩膀,看着大乔小乔和阿柔,主动揭示:“其实告诉你们也无妨!你们想想,你们何时见过一个八十岁的老头,还能如此头脑清晰,且一年之内连续写出好几个精彩故事的?”
八十岁老头老眼昏花,行将就木,若是还活着不定得多少人伺候,还能写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