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任争斐想起了秦奕,之前正是对方让他在不知道如何赚取第一桶金时代理程控交换机,后来在自主研发程控交换机时又是对方让自己提前布局数字程控交换机,华伟集团目前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秦奕之前在方向上的指导是功不可没的。
正好现在八四科技和华伟都在同一栋办公楼里办公,他去找秦奕也方便得很,他带着记录不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资料快速来到了秦奕工位这边:“小秦,我们华伟这边打算在继续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也做一些移动基站的研发技术储备。”
“从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数据来看,国际上的这几种标准各有长短,优势与短板都很明显,我理解后续国内应该会在全国范围都继续推广羊城的tAcS技术,我觉得我们应该是要关注这个技术标准的,你怎么看?”
秦奕停下手中的工作,接过任争斐递来的数据资料然后快速扫了一遍,思考片刻后说道:“任总,tAcS技术在羊城的应用确实会积累了不少经验,从覆盖范围和用户容量来看,在当前阶段有一定优势,国内大规模推广它,也是基于现阶段的通信需求和基础设施状况。”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从长远的研发储备角度考虑,仅仅关注tAcS可能存在局限性。”
秦奕回忆了一下前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90年代以前,移动通信领域完全是模拟信号的天下,1979年瀛国率先推出了首个1G网络——htS,拉开了移动通信时代的序幕,随后1983年漂亮国推出的ApS,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蜂窝网络,让移动通信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模拟通信技术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通话质量不稳定,在人员密集区域常常出现信号拥堵的情况,而且,模拟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通信需求。
到了1991年欧罗巴便推出了GS这个全球统一标准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志着数字通信时代的正式来临,GS采用数字调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话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同时,它在频谱利用率上远超模拟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用户同时通信。
另外一个重要的2G移动通信标准则是cdA,1993年棒子国在高通的主导下率先开通全球首个cdA商用网络,cdA技术凭借独特的码分多址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质量,在数据传输速度上也有了一定突破。
按照通信技术从概念萌芽到完全实现商用,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来沉淀和打磨,由此推断,目前各国想必已经在2G通信技术的相关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果我们国内这时候也能同步研究相关技术的话,到时候在2G商用领域应该就不会太被动了。
秦奕拿起一支笔,在资料边缘轻轻敲击,继续分析:“tAcS毕竟是模拟技术体系下的产物。我觉得移动通信和电话通信的趋势都是类似的,以后都会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通信行业发展,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虽说短期内全国推广能快速搭建起一个相对广泛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未来数据业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时,模拟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处理复杂业务等方面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华伟做技术储备,眼光得放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