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四月份的那一次还要多,已经有好几个工厂因为赚外汇赚了很多钱,加上今年交易会扩建,所以入驻企业更多,产品也是五花八门,我之前申请也申请不上,时代真的变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那咱们到时候混进去看看,要是能找到相信我们的外国人,或许看了我们的货也能有机会。”
“说实话,我心里还有点没信心,今年来的人多,而且那些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会优先选择那些能有参展资格的企业。”
“事在人为,就像现在,我们不是已经站在了交易会的门口,谁说站在门口就赚不到钱的。”
“说得也是,反正来都来了,要是能卖出去,那咱们就赚了,没赚大不了就是亏损点路费罢了。”余老板也笑了起来。
晚上,大伙在一起吃饭,余老板专门定了个包厢,这个饭店的风格比起在长岁县的那些还要高档,据说这里还经常会有外国人来吃饭,也有不少本地的商人在这里谈生意。
大家现在都只是一些小企业,和那些外贸出口的企业相差甚远,所以相互之间也没有摆架子,而是交谈甚欢。
“来来来,咱们干一杯,预祝我们这次的计划顺利成功,大家都大赚一笔!”饭局结束,余老板举起了杯子,众人干了最后一杯这才回去休息。
“李厂长,还是你的人脉广,就连在这里都有熟人,帮咱们省了很多事,这次我们带队的人就是你了,我们都听你的安排,我们的人你也随意安排。”
“多谢两位厂长的信任,我主动带着大伙来,那咱们就一起赚外汇,做出口,只要做好了,明年一定会有更多人来。”李秀兰这会儿也不再低调。
翌日,睡了一觉醒来,除了在招待所看东西的人,李秀兰一行和余老板去了他一开始寻找的几个摆摊点,将那些来交易的外国人常住的招待所都了解清楚,又结合余老板以前在本地的经验,知道哪些地方在交易会期间管理会相对宽松,而且人流量也大。
最后他们锁定了两个位置最好的地方,让人从今天开始就将那两个位置占起来,避免也有其他人有同样的想法。
“到时候咱们也试试看能不能混进去,里面才是外国人最多的地方,到时候拉点人过来看我们的产品。”
“这也行啊,不过要是去和外国人说话,那就只能找几个英语好的人,不然我们和他们交流起来也困难,我的小弟们都不太会说英语,这是个麻烦事啊。”
余老板有点担心和外国人打交道语言不通的问题。
“别担心,我们在家里也练了几个月的英语,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实践了,妈,奶奶,到时候你们的任务就比较重了。”
“我们一定会尽力。”两人尽管也有点紧张,但是还是点了点头,她们在车上也和汪厂长带来的年轻孩子们用英文交流过,最后发现两人的口语比他还要厉害,关键是她们敢于说出口,所以学得快。
“李厂长,你这是有备而来啊,连家里人都学会了说英语,专业,太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