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晴儿存疑(2 / 2)

或许老佛爷离世背后的真相,已然随着老佛爷的离开,化作一个永远难解的谜团。

此刻,自己一介女流,势单力薄,又能追究什么呢?

她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下去,泪水再次决堤,顺着脸颊簌簌滚落,浸湿了胸前的衣襟。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见此情景,纷纷低头,不敢言语,整个慈宁宫沉浸在一片悲凉压抑的氛围之中。

太和殿

此时,范时纪身着朝服,头戴顶戴花翎,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

他上前几步,恭敬地跪地,朗声道:“皇上,臣有要事启奏。

如今幸赖皇上洪福齐天,我朝上下齐心,那肆虐许久的黄河水患已然止住了!”

说着,他微微抬起头,眼中满是欣喜与自豪,“这全靠国师那水泥,方能如此迅速奏效啊!

臣相信,用不了多久,按照国师所定之策,便能培养出更多的工匠,派往边疆修复那饱经沧桑的城墙,稳固我大清边防。”

乾隆听闻,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之色,声如洪钟般开口:“做得好!

这黄河水患,多年来一直是朕心头大患,耗费无数人力财力,如今能得平息,实乃国之大幸。

云儿此举,功不可没。”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向群臣,“诸位爱卿,治水一事虽暂告段落。

但朕深知,这朝堂上下,诸多政务千头万绪,皆需朕与尔等共同筹谋。

如今边疆城墙修缮迫在眉睫,尔等有何见解,不妨一一说来。”

话音刚落,一位年逾花甲、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躬身说道:“皇上,老臣以为,培养工匠一事,需从各地选拔有手艺天赋之人。

集中于京城,由工部统一调度,派经验丰富之老师傅,悉心教导,方可速成。

只是,这选拔过程,恐需耗费时日,且各地手艺人才参差不齐,协调不易啊。”

乾隆微微皱眉,沉思片刻,“爱卿所言有理,选拔人才固然重要,可时日紧迫,朕意从京城周边着手。

先行招募一批已有基础之匠人,加以培训,同时向各地发榜,广纳贤才,双管齐下,如何?”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这时,又有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站了出来,“皇上,臣听闻边疆之地,物资匮乏。

即便工匠到位,修缮城墙所需砖石、木料等材料,运输亦是难题,需提前谋划,以免延误工期。”

乾隆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爱卿思虑周全,朕已命户部着手筹备物资,着专人负责押运,确保材料按时抵达边疆。

诸爱卿,这每一项政务皆关乎大清国运,务必各司其职,协同奋进,若有懈怠,朕绝不轻饶!”

说罢,他目光冷峻地扫视一圈,众臣皆跪地高呼:“遵旨!”

整个太和殿内,回荡着臣子们的呼喊声,一场关乎大清江山社稷的政务商讨,在庄重严肃的氛围中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