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探索虫洞之力(2 / 2)

人类早期由于认知的局限,将自然现象视为基础元素,但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深化,逐渐理解它们其实是物理化学过程所产生的表象。

以此类推,或许所谓的时空属性,也同样只是一种现象,是一些更加基础的某种东西运作之后产生的外在变化。

这样的称呼其实很容易造成歧义,让人下意识地联想成某种可以随意流动、自由控制的神奇力量。

杰顿所感受到的这种力量,实际上是结合了自已原本观测空间壁的特殊能力,与伽库佐姆制造远程虫洞的能力,再加上星球之力的强化而形成的。

当他尝试使用这种强化后的空间感知能力时,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发觉自已的身体与身边的所有物质都产生了一种违和感。

这种感觉很不正常,就像是他与这个世界之间出现了一道难以言喻的隔阂。

因为不论是坚硬的岩石、广袤的海水,还是无形的空气,一切自然之物似乎都存在着时空反应,只不过这种反应极为微弱,弱到几乎不可察觉,完全被整个星球那强大的时空反应所笼罩。

但是反观自身,杰顿却明显感觉到了一种容纳和存储的趋势,似乎他的身体之中此时已经被深刻的时空变化所紧紧包裹。

这种来自伽库佐姆的力量,对于杰顿的感官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抽象了。

毕竟这并非他自身原生的器官所具备的能力,控制起来自然无法像使用自已原本的能力那样得心应手。

不过,即便如此,他如今能够观测并掌控的,这种与时空相关的力量,已经远远不是曾经的自已可以比拟的了。

如果非要给这种力量做一个类比,可以将其当做“暗物质能量”来看待。

暗物质能量最初被人类认识到,是源于对宇宙加速膨胀现象的观测。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被我们广泛认知的,适用于观测到的一切事物的基本属性来解释的话,我们所处的宇宙应该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收缩。

然而,现实的观测结果却与之截然不同,宇宙呈现出的是加速膨胀的状态。这就形成了一种观测上的悖论,传统的引力模型预示宇宙应收缩,但实际观测到的却是反向的扩张。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学界为此提出了暗能量假说。

所谓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它们既不会吸收、反射,也不会辐射光,所以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观测。

现代天文学通过对天体的运动、牛顿万有引力相关现象、引力透镜效应、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以及微波背景辐射等多方面的观测结果表明,暗物质可能大量存在于星系、星团以及整个宇宙之中,而且其质量远远大于宇宙中全部可见天体的质量总和。

这种奇异的存在,除了无法被直接观测之外,同时还表现出与万有引力截然相反的特性,呈现出一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特性。

在科学理论中,曲速引擎与虫洞理论均涉及此类反引力特性。

就虫洞本身的特性而言,一旦有物质被它的引力捕获,其中的超强引力场会使得任何正常物质都无法存在,必然难逃被撕裂成为基本粒子的悲惨命运。

所以,暗物质的能量就成为了抵消引力奇点破坏效应的关键力量,它能够避免物质在穿越虫洞时被无情撕碎。

而伽库佐姆既然拥有掌控虫洞开启与传送的能力,那么其体内必然存在类似暗物质能量的东西。

虽然目前这种能量与时空扭曲之间的关联仍然存在诸多疑问:究竟是暗物质能量直接构成了时空之力,还是二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呢?

不过,既然杰顿已经掌握了这种力量,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探索其中的奥秘。

杰顿更倾向于后者,认为时空变化是暗能量作用下的宏观表现,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他仍然沿用“时空之力”这一称谓。

曾经的杰顿,虽然体内能够观察到时空特性,却缺乏类似的专用生物结构,无法将这种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

因此,过去他只能够做到在观测到空间壁的薄弱点后,才可以进行瞬移。

这就好比人类的感官机制,虽然耳朵能够听见声音,却需要声带才能发声;体表可以感受温度的变化,却需要借助外物来生火,从而改变温度。

而现在的杰顿可不同了,他如今可以肆意制造虫洞,就如同人类记忆中,《奥特曼传奇》那海帕杰顿一样,甚至还可以利用虫洞转移其他能量输出。

这种能力,从效果上来看,可谓是瞬移的上位替代。

虽然同样能够实现位置的快速转移,可是其中蕴含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不过,杰顿目前对这种力量的熟练度,却还远远比不上海帕杰顿。

光是制造虫洞,就需要他全神贯注地汇聚能量,根本没办法像海帕杰顿那样将这种能力运用得花样百出。

这种认知与能力之间的差距,让杰顿感到有些难受。

当前,他对这种力量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被动积累时空特性的阶段,距离能够随心所欲地具现化运用,还需要突破器官演化的瓶颈。

尽管在研究这种力量的初期,因为过于追求高阶应用而走了不少弯路,但通过对基础特性的提取,已经为后续的开发奠定了可能性。

这就正如人类在掌握了燃烧原理之后,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发展,才从最初的火把,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内燃机一样。

接下来,对于杰顿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熟练并强化这种神奇的“时空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