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讲岳飞到时候讲到岳飞是怎么样通过屯田方式来保证士兵的正常生活。”
“朱元璋也一样,通过给士兵划分一块田地来满足士兵的正常需求,也叫做军屯制度。”
“得到田地的士兵不打仗就种田,打仗就响应国家的号召。”
“当时的老百姓来说也能接受,天下动荡不安能活下去就非常好了。”
“朱元璋非常自豪说,朕用兵百万不耗费老百姓一分钱钱粮。”
“士兵都自给自足了,甚至还能交一份钱给朝廷。”
“这叫什么呢?”
“付费上班。”
“现在我们有些专家提出让大学生付费上班积累实习经验,这种事情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了。”
“这种制度也不能说不好,当时天下大乱老百姓手上也没余粮了。”
“老百姓不饿死就好了,至于其他问题滚一边去。”
“况且老百姓也熟悉这样的制度,元朝时期的军户制度差不多就是这样。”
“朱元璋制定军户肯定参考了元朝,只不过朱元璋忘记了元朝军户的弊端也会出现在明朝。”
观众:“我觉得不一定,可能朱元璋也知道军户制度有缺点。”
“但面对当时的环境也只能选择这种制度。”
“他没有办法创造出一种更好的制度,要不然如此规模的移民问题要怎么解决。”
“刚刚建立的朝廷要如何保证移民的问题。”
叶枫:“也有道理。”
“天下稳定之后问题就出现了,为了对抗外敌大明需要保持大量的士兵。”
“想要士兵就要从军户里面得到,朱元璋开始分划军户了。”
“原本你的家庭是分到田地的普通农民家庭,如今朝廷大手一挥将你划分为军户家庭。”
“那么,你的家庭既要交税又要服兵役双重打击。”
叶诗琪:“老哥,那军户免不免徭役了。”
叶枫:“这要看军户分的田多少了,根据法律规定你分的田地超过了三顷就要付徭役。”
“少于三顷就免徭役。”
叶诗琪:“这样一说的话,民户交税和服徭役,军户交税和服兵役好像待遇差不多。”
“两者大差不差,为什么军户会这么惨。”
一边的观众:“你忘记了前提条件根据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不能加班,那到头来还不是天天加班。”
“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说不用服徭役真的不用吗?”
叶枫:“准确的来说,军户家庭既要交税,又要服徭役,又要服兵役。”
“民户的社会等级高于军户,民户家庭和军户家庭通婚会连累自已的孩子。”
“如果女方是民户,男方是军户,那么女方生下的孩子就属于军户了。”
“军户家庭还不可以将自已的孩子过继给别人,从而达到更改户籍的目的。”
“世世代代为军户。”
“民户犯了罪往往会被充为军户,这就导致民户家庭不愿意和军户家庭通婚。”
“这就是为什么我百分之一百不会将你嫁给普通军户的理由了,这完全就是在害你。”
“大明在很多时候都把军户当成贱户来看待了。”
叶诗琪:“真实奇怪,按理来说士兵保家卫国待遇应该更好。”
“偏偏被当成贱户,这样那些人愿意为大明效命吗?”
“上了战场能拼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