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京杭大运河之上,龙船如一片华美的柳叶,破水前行,历经数日漂泊,乾隆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扬州。
这一日,恰逢端午佳节,暖阳高悬,洒下万道金光,将扬州城装点得熠熠生辉,整座城池沉浸在一片浓郁的节日氛围之中。
船刚靠岸,还未踏入城中,那热闹劲儿便扑面而来。
岸边集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欢快的市井乐章。
萧云难掩心中兴奋。
她轻轻晃着乾隆的胳膊,双眸亮晶晶的,满是期待,软语央求道:“弘历,你瞧,咱们已然到了这扬州城,快下船去逛逛,你可还记得。
咱们出发之时,我便说要给你包粽子呢,原想着回京城的路上,再过端午,没料到这一路行程耽搁,竟在这扬州赶上了。”
说话间,她微微嘟起樱唇,带着几分娇嗔。
乾隆侧目望向萧云,见她这般娇俏模样,心中满是宠溺,忆起她往昔包粽子的“独特”手艺,不禁微微头疼。
但看着她眼底的雀跃,又怎舍得扫她的兴。
于是,乾隆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笑意,轻声应道:“好,云儿,咱们这就准备下船,入城去感受这扬州的端午佳节。”
萧云闻得此言,顿时喜上眉梢,蹦跳着拉着乾隆往船舱内走去。
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要去城中寻些最新鲜的包粽子食材,顺道瞧瞧有没有新奇好玩的端午习俗可供体验。
乾隆望着她欢快的背影,无奈又好笑地摇摇头,抬脚跟上。
不一会儿,众人便下了船,踏入扬州城。
扬州城内,端午佳节的热闹氛围如汹涌澎湃的潮水,将每一条街巷都填得满满当当。
五彩的丝线、飘香的艾草、精致的荷包在各个摊位上琳琅满目,叫卖声、欢笑声。
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快的市井乐章。
阿桂身着一袭藏青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剑眉下的双眸锐利有神,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他率领着一众训练有素的士兵,散落在人群之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暗形成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不动声色地守护着乾隆的安危。
士兵们皆身着便服,却难掩周身散发的那股英武之气,腰间佩刀虽隐于衣衫之下,却随时能在关键时刻出鞘。
而在这热闹喧嚣之中,有一双眼睛如潜伏在暗处的饿狼,闪烁着阴鸷的光,那便是巴郎。
这些时日以来,他如同鬼魅一般,不远不近地尾随着乾隆一行人的踪迹。
他身形消瘦,面容憔悴,身上的衣衫破旧不堪,补丁摞着补丁,活脱脱一副落魄乞丐的模样,完美地融入了这市井之中。
每一日,巴郎都在等待,等待着那个能让他一击即中的绝佳时机。
然而,阿桂所率士兵的严密防守,让他屡屡受挫,只能将满心的愤恨与不甘强压心底。
今日,望着这如潮涌般的人潮,他心中暗忖:端午佳节,百姓们倾巢而出,街巷中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接踵。
即便阿桂带着兵,又怎能在这茫茫人海中兼顾周全?
想必,这便是上苍赐予他的最后机会,不成功,便成仁!
巴郎紧紧攥着藏在衣袖中的短刀,手心满是汗水,那刀柄已被他攥得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