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神探1546 > 第129章 名动京师(二更)

第129章 名动京师(二更)(1 / 2)

第129章名动京师(二更)

“明威兄!神探啊!那么狡猾的贼子,都被你看得透透的!”

“不敢当!不敢当!”

“明威兄!威风啊!听说你一个人杀退了数十刺客,救下了太后娘娘”

“不敢当……啊多少”

“明威兄!我们是同一考场考进来的啊,今晚咱俩不醉不归”

“改日改日……”

京师这地方,一贯出的就是大事,以致于百姓都习惯了,此前武定侯郭勋的妻弟风云闹得沸沸扬扬,也就是一阵子的热头,大家很快就去关注别的。

但涉及到皇家的事情,又有不同。

毕竟权贵子弟满城都是,京师里最尊贵的,还是那一家。

自打公主府的风波,太后的险些遇刺传扬出去,当时京师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据说仍有刺客在逃,锦衣卫布下天罗地网,恨不得挨家挨户搜捕,端了好几处贼窝,却没有发现踪迹,听说那位都指挥使大发雷霆,北镇抚司不少人吃了挂落,锦衣卫内部甚至都狠狠整顿了一番。

而且这等风波,往往不可避免地波及朝堂,想一想前几年的李福达一案牵扯进了多少人,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白莲教妖人,现在关乎太后的安危……

结果却令人出乎意料。

这一案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波,前朝后宫,只有张氏一族真正被打入深渊,而他们早已声名狼藉。

眼见锦衣卫偃旗息鼓,提心吊胆的百姓和朝臣都松了一口气,纷纷称颂陛下如天之德,然后也顺理成章地注意到了此番案情的功臣。

毕竟贼人图谋行刺太后,和太后真正遇刺,那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而当得知功臣是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郎,正在国子监读书,并且得当今天子亲赐表字后,众人更是沸腾了。

在这样的影响下,海玥觉得对话似曾相识,那味道就对了。

且不说他一路上光顾着跟人打招呼了,好不容易到了学堂,又成为了众星捧月的对象,甚至连崔助教入内时,都特意地点了点头。

海玥马上行礼,与此前的尊师重道没有丝毫差别,崔助教顿时露出满意之色,对待旁人冷淡的面容也透露出一丝欢喜。

旁边的严世蕃见状大为感慨:“明威还是这般平易近人啊!”

海玥无语了:“东楼这话说的,好像我已经青云直上,官居一品似的,我们不都是国子监生么”

“不一样!大不一样啊!”

严世蕃摇头晃脑,语气里满是羡慕:“我若是能得陛下一赐表字,别说接下来考中进士,就算只是中一个举,也能一路等着升官了,哎呀!简直美滋滋!”

这话倒也没错,名字是最直观的体现。

入仕之后,别人往往会打听背景,是否书香门第出身座师是六部哪位堂官同年有哪些好友妻子是哪家闺秀母族是否家大业大

如此种种……

都不及一句,我的表字是陛下亲赐的!

没有比这个再直白的背景了,严世蕃都不敢想,自己横着走的美好场景。

可惜不是他。

不幸中的万幸是,现在拥有此等背景的,是他的同窗好友,更是一心会的创建者,只要将这层关系牢牢绑在一起,那么他也能享受到这种陛下亲赐的益处,所以愈发起劲:“明威,接下来‘一心会’的第二次全体聚会,可要隆重些了吧”

海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对于此事是同样上心的,颔首道:“元旦将至,到时候我们好好聚一聚吧!”

嘉靖九年已经走到了末尾,即将迎来嘉靖十年。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如他们这种偏远地区出身的,从两广走到京师需要三四个月的,过年是怎么都不可能回乡的,那一来一回半年都过去了,只能在京师度过的。

如此自然是培养感情的最佳时机,不仅是一心会的成员,海玥准备请陆炳也过来小聚。

他没忘了英略社那边,还有一位猛士俞大猷,这两位都准备考武举的壮士见面后,或许能有不少共同话题。

话说历史上陆炳还保护过俞大猷,嘉靖三十八年,俞大猷因胡宗宪推卸抗倭责任被诬陷入狱,陆炳连夜携重金贿赂严世蕃,希望救俞大猷出狱,胡宗宪不久后也感到后悔,同样上书严嵩请求释放俞大猷,俞大猷才得以复出,此后参与了大同抗蒙、广州剿匪等战役,延续其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