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124章 沈念的戏精岳丈与父亲!小万历打窝

第124章 沈念的戏精岳丈与父亲!小万历打窝(1 / 2)

第124章沈念的戏精岳丈与父亲!小万历打窝成功

正月十五,上元节,临近午时。

沈尧山与顾东易来到位于京师北灵椿坊的顺天府府衙,将诉状交给了府衙承发房当值的一名中年书吏。

中年书吏看罢诉状,语气冰冷地说道:“此事归北城巡城公署管,你们来错地方了!”

说罢,退回诉状。

然后甚不耐烦地朝着二人摆手,让他们立即离开。

年节当值。

大多数胥吏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对待告状的底层百姓,这些胥吏向来都是态度恶劣。

顾东易拿出一小块银锭,偷偷塞到此中年书吏的手中。

“这位吏爷,我们刚从北城巡城公署出来,谢御史称,涉及皇家选后之事应向顺天府投递诉状,能否行个方便,将此诉状交给今日当值的推官大人!”顾东易用恳切且卑微的语气说道。

经商多年,顾东易练就了一身能屈能伸的本领。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近乎走投无路的小商人,急需顺天府推官主持公道。

顺天府推官,从六品官。

专掌推勾狱讼之事,乃是处理顺天府百姓诉讼的第一责任人,杖刑(包括杖刑)以下的案件,推官皆能自行决断。

中年书吏将银锭迅速塞进怀中,脸上终于有了一抹笑意。

他又看了看诉状,然后环顾四周后,朝着二人道:“俯耳过来!”

顾东易与沈尧山连忙走近中年书吏,并躬下身子,将头凑了过去。

中年胥吏压低声音道:“我猜,你们是因对北城兵马司指挥副使马毅敲诈勒索不满,故而想通过指认马毅涉及皇家选后有人谋私之事,将被敲诈的一千两银子要回来吧!”

“正是,正是!”顾东易与沈尧山连忙点头。

此理由合情合理,尤为符合他们当下的小商人身份。

他们若称是为了皇家选后之公允,为了大明后宫之稳固而告状,中年文吏能将他们当成疯子傻子看待。

这种话。

只有那些胸前有补子的官员才说得出口,底层百姓根本不关心这些。

“二位,我劝你们一句,那一千两银子就当破财免灾吧!你们若朝中无人,便不要再告了,不然,不但钱要不回来,还会有牢狱之灾!”

说罢,这名中年书吏就朝着府衙内走去。

这类“拿钱说实话”的胥吏,在百姓心中已算是较为称职的官府老爷。

顾东易与沈尧山相视一眼,皆无奈一笑。

在那位懒政的不粘锅巡城御史谢振将此事推到顺天府衙后,他们的任务就变成了,试探一下顺天府的处理方式。

没想到。

根本没机会见到主理案件的府衙推官。

这就是底层百姓告状的难处!

顺天府在京师各个衙门中不显眼,却是顺天府辖境百姓唯一的申冤告状之处。

像三法司、通政使司以及敲击登闻鼓等,看似对百姓开放,实则百姓即使走到跟前,也会被胥吏赶走。

甚至会被直接抓捕入狱。

顾东易和沈尧山准备将这些事情都撰写成文,让小万历看一看底层百姓的难处。

京畿之地的百姓告状都如此难,更何况偏远的州府县乡!

就在这时。

不远处一名身穿灰衣短打的青年突然高喊道:“王书吏,且留步!”

王书吏(中年书吏)扭过脸来,看到灰衣青年后,又扫了沈尧山与顾东易一眼。

沈尧山与顾东易立即意识到,这个灰衣青年大概率是北城兵马司的人。

二人如此状告马毅,后者自然不可能轻饶了他们。

王书吏与灰衣青年低语了片刻后,又走出大门外,看向还未曾离开的沈尧山与顾东易。

“你们不是要告状吗随我进来吧!”

沈尧山与顾东易心中顿时大喜。

这下子,顺天府府衙定然会被牵扯进来。

这位推官是忠是奸,很快便知,没准儿还能引出更多脏官。

当下的他们,乃是为朝廷除贪除奸呢!

很快。

王书吏将二人引领到一处公房,交待他们不准离开房屋,等候提审后,便离开了。

……

约一刻钟后。

顺天府府衙,推官厅茶室内。

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马毅与今日当值的顺天府推官宋祈安,相对而坐。

“宋推官,就是这么个情况,这两个江南小商人在京师并无靠山,他们揭发我敲诈勒索事小,但控诉有人借皇家选后谋私事大,御用监于公公(于秀)已有指示,先将他们关上几日,然后定一个罪名,流放边境!”

“此事若办不好,咱们得罪的将是冯督公!”

马毅之所以先去寻他的宦官干爹于秀,乃是想借于秀之势压制住顺天府推官宋祈安。

于秀的背后,便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宋祈安与马毅算是老熟人了。

他平时没少与北城兵马司配合,私下解决掉百姓的一些诉状。

宋祈安想了想。

“马指挥,本官的审案权限止于杖刑,若判处这二人流刑,必须要经大理寺复核,但当下并无证据啊!”

宋祈安非常奸滑,将自己困于险境的事,绝对不干。

马毅淡淡一笑。

“放心,我怎会置你于险地!你只要让那两名江南商人在认罪状上签字画押即可,至于大理寺的复核,于公公自会安排!”

“好,听到此话,我便放心了!”宋祈安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他之所以如此配合。

一方面是因不敢得罪宦官冯保与于秀。

另一方面是因此等涉及皇家选后的谋私之事,若真让他查,可能会将他的仕途都查没了。

内廷宦官,代表的是皇权。

内阁都从不招惹。

他一个从六品,哪有胆子查这种事情,更何况当下还没有什么实证。

宋祈安想了想,又道:“来人啊,将那两名江南商人立即拘押到府牢中!”

“不审吗”马毅面带疑惑。

依照常例,理应先在大堂审问,然后再为他们罗织罪名,逼迫他们认罪。

“不用审,审了他们能招吗马指挥,已到午时,咱们先去吃午饭,今日本官做东!”

“稍后,我会命人伪造供词,然后逼迫二人签字画押,最多黄昏,便能定案,然后明日便可将案宗呈递大理寺,到时就看于公公的安排了!”

“宋兄不愧是顺天府的推官,效率真高!”马毅面带笑容。

若今日黄昏能定罪,他便能抄录一份案宗,待明日向客栈中这二人的仆从再勒索一些金银财物。

这份钱财,完全属于他与他的宦官干爹于秀。

宋祈安不审而伪造口供,还有一个原因。

他不想露面。

一旦出了意外,自有代审的胥吏为他背锅。

府衙内,有些胥吏就是专门做这种“背锅”之事的,此乃底层官员的一种仕途求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