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49章 有你们才热闹

第249章 有你们才热闹(1 / 2)

第249章有你们才热闹

“洪武这边也在下雪呢。”

“每年都下。”

“貌似从元朝到清末一直处于小冰河时期。”

“持续时间那么久吗”

“嗯,不过就明末清初的时候最严重,从万历到崇祯时期大爆发,其它时候情况会好很多,顶多就是温度下降个几度,不像万历到崇祯那段时间,夏天都能下暴雪。”

回到洪武年地宫,已经是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份,外面天寒地冻,朱云峰和季赫看着外面的大雪忍不住感慨。

南京城作为江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后世冬天的时候其实不太容易下雪。

即便是下雪的时候量也很少,很多时候整个冬天后世南京人都会觉得这个冬天像是如过一样,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冬天的苦寒。

但明朝时期南京冬天就不一样,小冰河时期温度哪怕只下降个四五度,那也是下雪与不下雪的区别。

此刻朱云峰他们回到地宫后,扑面而来的就是外面的冷空气。

地宫口附近的台阶有积雪。

不过显然常年有人清扫,倒是没有把地宫口给冰封起来。

一行人上了楼梯。

外面果然已经是冰天雪地,乾清宫外广场积了厚厚一层,大概深至脚踝处,踩下去“嘎吱嘎吱”作响。

地宫的台阶应该用开水烫过,没有薄冰,不至于让人滑倒。

但乾清宫外广场与乾清宫相连的大台阶就没办法用开水烫了,即便用开水烫,就这下雪量一会儿的功夫又得冻住,因此上面全是雪。

众人小心翼翼地踩上去,慢慢地到了大理石台上,乾清宫门口站岗的卫士看到人冒出来,还以为是季赫呢。

刚想向楚国公行礼,定睛一看,居然是老朱,便连忙单膝跪下道:“参见陛下。”

“起来吧,皇后和太子在哪”

老朱问道。

“回陛下,娘娘应该在后宫,太子在奉天殿处理国事。”

“嗯。”

老朱点点头,然后回头对三小只说道:“我先去后宫一趟,你们去找太子聊聊。”

“好嘞。”

三小只应下。

老朱随即进入乾清宫,从右侧宫道进去,能够一路到乾清宫后殿,再从宫道去交泰殿,直接往坤宁宫去。

看着老朱离开,朱云峰对季赫说道:“你说老朱去这趟后宫,今天能回乾清宫吗”

“那可说不好,老祖宗这大半年来肯定憋坏了。”

“也是,后宫那么多妃子在等着他呢。”

“唉,当皇帝就是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你也可以的赤桑,在大明这边多讨点小老婆就行,而且听说你最近和邹婷眉来眼去的”

“你哪听来的小道消息别胡说八道啊,小心我告你造谣。”

“懂了,看来是真的。”

“诶诶诶,你俩是不是当我不存在当我面蛐蛐我爹”

小朱棣看他俩嘀嘀咕咕,叉腰不爽道。

“吔屎了你老四,你以前蛐蛐你老爹时候的比我们少吗”

朱云峰对他竖起中指。

朱棣早就被他们带歪了,背地里可没少编排老朱。

“是啊,我有录音,要不要给你爹听”

季赫在旁边掏出手机打了个助攻。

朱棣人傻了,然后气道:“焯,我跟你俩心连心,你俩跟我玩脑筋”

朱云峰嘿嘿一笑道:“做兄弟,在心中,谁好兄弟之间没几个黑照黑历史之类的呀,走走走,找太伯爷去。”

说话间推搡着朱棣出了乾清宫。

他们的奔驰大g就停在广场上,本来去崇祯那么久,将近一年时间,大g的电池肯定早没电了,打不着火。

不过季赫偶尔会回洪武,每次把两辆车都打火出去开一圈充电,因此倒是没这方面问题。

此刻他们先把挡风玻璃上的积雪清除,又上车预热,径直开向奉天殿。

通过窗户,朱云峰看到洪武南京紫禁城的皇宫建筑变化倒是不大,依旧保持着以前那种庄严肃穆的风格。

但宫墙上的琉璃瓦现在架起了铁丝,铁丝上则放置着电线,让整个皇宫都有电力运转。

各个宫殿外面房檐下也够挂着灯泡,晚上的时候皇宫将灯火通明。

而宫外则更加了不起。

虽然朱标已经将皇宫周围二里设为禁区,修建了宽阔的马路,不允许在周围搞房地产开发。

可更远的地方建起了高楼大厦。

城中的木制房屋很多都被拆毁,现在修起了一栋栋水泥房,而且不是水泥平房,直接做的楼房。

显然水泥厂、砖厂、钢铁厂都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

图纸、技术、设备自然也都是源于现代,有了电力之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从现代搞来吊塔、升降机、水泥搅拌机、推土机进行作业。

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熟练工人,但这些东西一来有操作视频可以学习。

二来大明不缺人力物力,完全可以在郊外不断研究试验,先在城外进行生产建造,一直搞到房屋验收合格,培养出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出来。

毕竟我们新时代农民工大量进城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建筑经验,都是经过几十年摸索才有了千禧年后成片的高楼大厦林立。

而看着城中的高楼,甚至有十几层的大厦,里面都装上了电梯,朱云峰也不得不感叹朱标的目光还是长远。

当初把他土地收为国有,并且进行城市规划已经初步成效,现在正大搞拆迁,大搞建设。

如今城内已经在进行城市化规模改造。

相比于后世需要费大量拆迁款,针对洪武初期大明南京本地居民少,荒地多的情况,朱标早就做了计划。

这使得他收回土地几乎没什么成本,而楼房建成之后,光出售住宅和商业区,估计就赚得盆满钵满,恐怕以后光开发南京土地,就能让大明财政年年富裕。

很快汽车开到了奉天殿外。

汽车轰鸣声音打断了正在殿内与内阁诸多学士,各部尚书、三司主官开会的朱标会议。

与想象中朱标坐在上面龙椅,、偰斯、郑九成、徐铎、曾秉正等大臣们站着开会不同。

大殿两侧摆着桌椅,内阁学士与各部尚书以及三司主官分两排坐着,他们的身前都放着公文,财政司主官茹太素正向朱标奏对。

这是从户部分出来的部门,效仿的是北宋把财政单独拎出来,如此朱标执掌财政大权,控制了朝廷每一笔钱的走向,为的是把每一分钱都在刀刃上。

事实上朱标也的确这样做到了。

正是年底,进行今年一轮总结的时候,财政盈余居然达到了八千多万枚银元,相当于八千多万两白银,这是以前大明无法想象的事情。

汽车轰鸣声音停下,朱标猜到是朱云峰回来了,因为季赫是不会擅自跑过来的,只有朱云峰那么没有任何顾忌。

所以他起身说道:“今天的会议就先到这儿吧,尔等先回各衙署,把数据再核算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明天再开朝议奏对。”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