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兵无常势(1 / 2)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李定国意气风发的站在楼船之上,远眺南京,即使目光所及的是水天一色的广阔江面,他也不愿收回目光。

当他领军光复安庆后,江北的老百姓们纷纷箪食壶浆,迎接明军将士们之时,李定国落下了热泪。他心中涌起了一种从未体会到的感觉,那是受人敬仰、是吊民伐罪、是解民倒悬的正义之感,是他从军十数年来第一次被百姓真正拥戴之感,这才是王者之师!

然而明军光复安庆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李定国和孙稷侠的估计。

徽州世家,宣纸传人顾清石,带领八百族中子弟起兵,杀掉清官,占据徽州,并鼓动池州、和州等地暴动,反抗满清的暴政,打出接迎王师的口号;凤阳、庐州等地,同样民众沸腾,一场反清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李定国在安庆城中得知江北诸州的动态后,心知他此行已经不能局限于偏师之用了。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的形势随时都在变化,若是呆板的去执行孙稷侠在潭州定下的军略,那就有违孙稷侠设立行军都指挥使的初衷矣。

作为一路主帅,要懂得变通,要不然孙稷侠也不会在潭州军略之时,授予各路主帅临机决断之权,于是李定国遂遣各军积极接应义军。

张龙武率猛龙军分兵进驻池州、徽州南北两线各处要地,一方面彻底封堵刘良佐北归之路,另一方面为安庆拓展战略空间,抵御江苏清军来袭;

焦涟率鲲鹏军进占庐江、巢县,接应和州义军,威逼庐州。凤庐清军龟缩庐州府城合肥,避战不敢出。

现在的江北之地,清军兵力薄弱,满清凤庐巡抚刘应宾,每天活在风声鹤唳的恐惧之中。他在下辖各州县收拢兵马,聚集残兵,才得众三千。这点兵马能不能守得住庐州都两说,何谈驱除明军,收复失地?

想到这里,他就气得咬碎后牙槽,这直娘贼刘良佐,匪气难收,妄动刀兵,擅启边衅。就连出兵之前也不知道问下巡抚大人的意见,以致于让丧师失地,把巡抚大人变成了火上烤的肥羊。

但是再多的抱怨也无济于事,刘巡抚只好将江北战事详细记录于奏折之中,呈报朝廷,也好让北京知道丢失城池,不是自己的责任,然后再顺势向朝廷求援。

除此之外,他还将军情紧急发往了江宁。

去岁多铎攻占南京之后,为防止江南再次出现割据政权,清廷就将明朝的南直隶拆分成了两部分,东边的应天府、镇江府、常州、扬州等八个州府归江苏巡抚管辖,西边的凤庐滁池徽和安庆等十个州府归凤庐巡抚管辖,并且将南京应天府更名为江宁。

虽然江南被拆分成了两部分,但清廷在名义上还是将其以江南省统辖两地。现在江北这边被明军攻入,江宁与凤庐一衣带水,唇亡齿寒,刘巡抚相信江宁那边怎么也不会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