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太史慈名扬黄县
“你……你……”刘辩注视李氏良久,才瞠目说,“为甚么会想到让孩子读书学习——不是!我是说,你若真想让孩子读书学习,也能做得到罢”
没必要非让他开口答应罢
李氏眸色微黯,低声道:“殿下,妾身虽是女流之辈,却也清楚这书院,并不是人人想进,就能进的……妾身家境贫赛,没读过一本书,却十分尊敬那群先生们!若是有朝一日,妾身的孩子也能像先生们那样,那真是妾身的毕生所愿了。
况且孩子若要出息,少不得识字、有学问罢
只有底蕴深厚的大家族才藏有珍贵的书籍和私塾,而书院……殿下信不信,若你逛遍所有书院,就会发现大多数书院只招收士族子弟,像妾身这等小门小户出来的子女,如若要进书院,只怕也艰难得很!
而且,妾身听说殿下你所在的南皮县竟然开办一所书院,还扬言说让书院招收的学子们不问出身……果有此事妾身听了,十分高兴,很想让自己将来的孩子入学啊!殿下同意吗”
是、是谁教李氏如此说话的——依据李氏「没读过一本书」的情况,李氏根本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来……余光瞄了一瞄默不作声的周瑜,刘辩无话可说。
该说他所办的「南皮书院」很令人期待吗这会子,著名的儒家学者、经学家郑玄夫子还未踏入「南皮书院」,就已有别人眼热,提前为孩子筹谋进书院了。
哪怕对方不是甚么寒门士族……这也足以为他欣慰不已。
“本王允了。”他说。
李氏登时红光满面,连连地鞠躬道:“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刘辩见状,连忙道:“不必行礼了,不必行礼了……你还怀有身孕呢——二哥,还不把人扶起!”
他瞥向周瑜:李氏这般能说会道,是不是你的手笔——既然你插手了,那就该兼顾一下孕妇啊!
孕妇可不能被折腾。
周瑜大约看懂了他的眼神,自觉地伸手,将李氏扶起。
却也只是虚扶。
见状,他舒了舒气,稍微满意了。
接着,他见李氏有些困乏,便温声地提醒说:“倒也巧了,这两、三天本王还要逗留在此,你若仍有疑问,再来问本王罢”
言下之意:你若没甚么要紧之事,就请退下罢
李氏眸光微闪,亦贴心道:“多谢殿下体谅!妾身也有一些细节方面的琐事需得整理,待到妾身理清了,再来告诉殿下……请容妾身退下。
对了,妾身如今寄宿太史慈家,多亏太史老夫人收留!”
说罢,李氏向刘辩行了行礼,转身就走。
徒留刘辩风中凌乱。
要、要是他没记错的话,先前大哥孙策不就拿着任命文书去找太史慈么——那岂不是意味着大哥孙策也见过李氏
见到李氏就在义舍外面侯着,还放任李氏独自一人来回地行走
刘辩满头黑线,一时不便想像到时李氏和大哥孙策在太史府邸里见面了……会不会觉得尴尬啊
略微无语的同时,他听到二哥周瑜说:“……李家夫人性情要强,不喜怜悯。倒是二弟你,这几天真打算住在义舍”
“嗯”刘辩回神,“二哥,此话何解呀”——他暂住义舍,有甚么问题吗
周瑜叹道:“忘记告诉你了,太史老夫人很关心你们,得知你们在黄县没有甚么亲戚,想要请你们去太史府邸做客几日,你愿意否”
“太史老夫人”刘辩侧目。
一提到太史老夫人,刘辩又不由地想起太史老夫人被黄县令……咳!是被前任黄县令所抓,关进牢里一事,越发心虚起来,哪怕太史老夫人大度地原谅了他。
有心拒绝,刘辩却甚么也说不出口来。
“不过,此事也不着急,你不是要在黄县留几天么”周瑜观察刘辩的反应,迅速地转移话题,“三弟,可有吃饭”
“啊——没有”他回答,后知觉地想起他才醒来,光顾派人送任命文书了。
周瑜两眼弯弯,笑道:“那先填饱肚皮罢”
言罢,何先和何白这两个护卫们已然端来可口的食物,供给刘辩食用。
是一碗热乎乎的汤饼,外加一碟香喷喷的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