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袁术招揽诸葛玄
诸葛玄受宠若惊,拱手道:“草民一介白身,无非是陪伴族兄来回奔跑郡县罢了,倒让修县令失望了。”
袁术奇道:“为何说我会失望”
诸葛玄顿了一顿,才道:“这话草民本不该说,只是修县令你问了,草民才不得不说上几句……草民自知修县令出身四世三公,家世显赫,平时交友者,无一不是名士才俊!由此可见,似草民这等身份,只怕入不了修县令你的眼儿。”
如今,你却问起我的情况,可不就对我……哦不~是我的兄长,上心了么
疑似听懂了诸葛玄的潜在之意,袁术的脸色不大好看。
刘辩则看向袁术,心情十分微妙。
袁术略有恼怒,对诸葛玄喝道:“怎么难不成在你眼里,我是一名眼高于顶的人吗”
诸葛玄作拱手状,并不回答。
似乎是默认了。
袁术见状,更觉生气。
咬牙地,袁术道:“很好!今日我就让你瞧一瞧,我袁公路绝不是眼高于顶的人……修县的治理急需人才,玄先生敢来修县辅助我吗”
咦
诸葛玄眨了眨眼,一时回不过神来。
袁术道:“你若来,我就任命你为……县丞,如何”
县城有县令,县令的左膀右臂,乃是县丞和县尉……袁术直白地招揽诸葛玄,许诺重用诸葛玄。
再者,袁术背靠汝南袁氏,且效力于汉室皇长子刘辩的麾下……诸葛玄赚大了!
诸葛玄张大嘴巴,瞠目结舌地看着袁术。
袁术道:“不说话就算默认了——我会尽快写好任命文书,希望你能收拾行李,来修县久住!当然,若是珪先生也愿意的话……”
诸葛玄结巴道:“珪兄是泰山郡守,请容我替珪兄拒绝!”
放着好好的郡丞不当,跑来当县丞、县尉……谁会那么傻啊
袁术郁闷一会儿,退而求其次道:“好罢,只你一人也行。”
“——把你的家人也带到修县……哦不~是迁入渤海郡充人口,也可以呢会有额外的奖励!”刘辩两眼放光,灵机一动地承诺。
只要一想到诸葛珪的儿子们,诸如诸葛谨、诸葛亮、诸葛均,外加两个女儿,刘辩就止不住地流口水:全是人才啊人才,绝对不能放跑了!
再者,根据史书记载,诸葛珪好像也是明年(公元189年)病逝呢……尽管当前的诸葛珪健健康康,暂时看不出病症——并且,当诸葛珪病逝后,诸葛谨、诸葛亮、诸葛均等一家五口,又因年纪太幼,会被诸葛玄接去抚养!
如果诸葛玄能定居在修县,那么诸葛亮……咳!是诸葛珪一家人才们,岂不是有机会能加入他的麾下
当然,倘若诸葛珪没有病逝,那也更好:横竖有了诸葛玄,还怕拉拢不到诸葛珪吗——大不了他发个任命文书呗让诸葛珪担任渤海郡的郡丞,总不至于比泰山郡丞要差罢
最为奇妙的是:史书记载,诸葛玄曾是袁术的属吏。
现今,历史拐个弯儿,又让诸葛玄隶属了袁术那儿……
却听诸葛玄道:“奖励甚么奖励”
“啊”刘辩呆了一呆,脱口而出,“愿来渤海郡久居者,送田地一亩!”
闻言,在场众人全都望向刘辩。
刘辩都被自己方才的言语给惊到了。
可是,刘辩却觉这灵光一闪的主意极好,极好。
合该这样。
一锤定音地,刘辩宣布道:“本王决定将这一措施用于整个渤海郡!”
用田地来吸纳流民们,使渤海郡获得充足的劳动力,让流民们能够种田。
有了人口和劳动力的优势,郡县想要发展强大,就会容易得多!
况且……
“久居久居”袁绍和袁术同时怔了一怔,喃喃地道,“殿下,你是汉室皇子长殿下,哪怕陛下不待见……总有一天,你会回到洛阳城,又为何——”
为何说出「久居」之话
难道你真打算蜗居在渤海郡,不回洛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