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回章武沮授接人
近一个月不见,章武县感觉扩充了许多。
至少刘辩一行人粗粗地环顾一遍,皆觉章武县多了不少建筑,诸如多了无数房屋,且那房屋全是青砖建造;再观路面,非常平坦,一看就是特意地修整过,走在路面,都不沾泥;田地已被开垦了,杂草没了,但却没种甚么小麦水稻……
取而代之的是白菜、雪里红、香菜、萝卜等蔬菜,很接地气——据刘备说,这类蔬菜皆都耐寒,很合适在冬季耕种!待到来年春分时节,就能主种五谷了。
唔~刘辩略有苦脸:这几种蔬菜他都没兴趣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章武县的食物储备是不愁了,相信有这些蔬菜充饥,过个冬天也不算困难
另外,刘辩眼尖地发现,少量田里也种有麻、黍、稷、菽……但比白菜等蔬菜,四谷不够看,且在冬季期间,生长期更是缓慢,都派不上多少用处。
收回视线,刘辩派何先一人骑马去章武县府,通知沮授赶紧接人。
刘辩一行人则驻步原地,等待沮授的前来。
尽管刘辩还想逛一逛那些瓦屋,瞧一瞧屋里有没有修造火炕。
少时,沮授等人没来,刘辩倒是等来几个路过的农民们。农民们粗布短衣,扛着鱼竿,拎着木桶,说说笑笑,心情十分愉快。
说是农民们……对方多瞄了几眼,目光定格在张燕的身上,惊喜道:
“这……这不是张燕首领么!”
嗯
刘辩挑眉,望向张燕,就见张燕两眼一亮,惊喜道:“燕大燕二燕三你们怎么在这里!”
名叫燕大、燕二、燕三这几个名字很潦草的农民们,欣慰地跑上前去,但在靠近张燕的时候,却被一众护卫们给拦截下来——何白寒着脸,对三个农民们喝道:
“站住!不准过来!”
三个农民们愣住了。
而张燕则轻拍脑袋,瞄了一瞄刘辩……张燕就站在刘辩的身边,而刘辩贵为皇子殿下,怎能允许陌生人接近呢——只怕殿下愿意,一众护卫们却不许!
“殿下,请容我离开一下”张燕朝刘辩拱了拱手。
刘辩摆了摆手,了然地同意张燕退下。
于是,张燕迈前,来到三个农民们的面前,大手一揽,轻轻松松地揽过对方,把对方带到另一角落,并与对方亲切地交谈了。
也不晓得张燕对三个农民们说了甚么,但见三个农民们时不时地往刘辩这边看去,脸上带着迟疑不定和惊喜敬畏的神情,直令刘辩感到又有趣又好笑。
末了,张燕归来,对刘辩道:“殿下,此三人皆是我手下的老兵,如今倒好,居然不当兵了,改当农夫了。”
三个农民们迈前一步,对刘辩遥遥下拜道:“见过殿下!”
“不必多礼。”刘辩微笑,“你们三个人以前是士兵,黄巾兵出身”
三个农民们面面相觑,耳根子一热,皆都应声说「是」。
“有道是一日为兵,终身皆为兵”刘辩便问,“你们又为何不当兵了,而作农夫呢”
有一农民说:“殿下,此乃误会,误会!俺仍是兵,仍是兵。”
“哦那为何……”
“是沮授先生要求的。”那一农民挠了挠头,磕磕碰碰说,“俺们原是黄巾兵,是沮授先生说,目前章武县安全,没有夷族侵扰,就不必屯重兵在城里,便将俺们改为临时农民,要求俺们天天种田——”
那一农民说得颠三倒四,刘辩却是听懂了。
屯田!
原来沮授真在章武县屯田了,还做得不错吗
干得漂亮!
两眼弯弯,刘辩道:“本王明白了。三位,你们这是要做甚么去”
“捉鱼去!”那一农民回答,“这里靠海,水源也多,顺着这条道儿,再往东边走一里,就有一片大湖,大湖连通大海,湖里能捉不少鱼呢”
其余两个农民们则应景地晃了一晃手中鱼竿,附和道:“等俺捉到大鱼,就请殿下和张燕首领一起吃鱼罢”
话音未落,张燕板脸地纠正道:“叫我「将军」!”
三个农民们沉默片刻,才改口道:“殿下!张燕将军!俺们要捉鱼了!”
刘辩忍笑,笑道:“注意安全,你们且去罢!”
三个农民们喜不胜喜,向刘辩鞠躬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