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零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红楼肝属性 > 第347章 两国建交,华夏留学生

第347章 两国建交,华夏留学生(1 / 2)

此时不但是真真国使者团成员震惊,大夏的满朝文武也是吃惊不已。

他们不得不感慨,皇上实在是太厉害了,不但学问好,能够连中六元,诗词写的也是一等一的好。

并且箭术天下第一,带兵打仗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而如今他们方才知道,皇上竟然还懂得真真国的语言。

皇上实在是太厉害了,仿似这世上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一般。

贾琮看着真真国使者团脸上的震撼之色,心里也觉得有趣。

贾琮不由点头说道:“贵国的国书,朕也看了,贵国的请求,朕允了。”

“两国经商,互通有无,能够促进两国的商业发展。”

“两国加强交流沟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我华夏愿意和真真国永结同好,这一次,我们华夏还会派出一支求学队,前往贵国,学习贵国的文化和科学。”

真真国公主听了之后,更是大喜过望,连连称赞贾琮英明伟大。

而殿堂之上,百官之中,则有不少人,脸上微微变色。

这些,绝大多数,又都是以前保守派的官员。

他们素来保守,觉得华夏地大物博,并不需要和海外撮尔小国贸易往来。

而泱泱华夏,更不需要派人去这等撮尔小国去学习。

他们国家能有什么岂能和华夏相提并论乎

不过,此时当着真真国使者团的面,倒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当着外人的面,他们自然不会和皇上唱反调的。

只是,等使者团不在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劝阻皇上。

而贾琮,却也十分开心。

然后设宴款待真真国使者团成员。

平日贾琮还是相当节俭的,平日吃饭,一顿饭也就四菜一汤罢了。

不像是前朝的皇上,每餐动辄十几几十道菜,奢华至极。

如今要宴请贵宾,自然更比往常精致了许多。

宴会上,真真国使者团成员,除了真真国公主莉莉娅之外,其他成员,完全被华夏美食所征服了。

不得不说,华夏国的美食,实在是太好吃了。

让他们完全难以想象,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好吃的美食!

在他们国家,每日基本就只有面包和烤肉再加上土豆这几种食物。

每日的食谱,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

如今品尝到华夏国的美食,仿佛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道美食的大门。

这让他们顿时觉得,先前几十年,真是白活了。

和华夏美食一对比,以前他们吃的,简直就是猪食啊!

蛮夷之邦,本来就不知礼仪。

如今品尝到美味佳肴,他们哪里还会客气

于是,使者团成员,一个个风卷残云,大吃特吃起来。

这让作陪的华夏文武百官,纷纷鄙夷不已。

表面上,却还笑吟吟地让着他们。

而真真国公主莉莉娅,是来过华夏,并且品尝过华夏美食,也了解华夏文化的。

她看到使者团成员的吃相之后,便觉得十分羞愧,没脸见人。

贾琮倒是并不怎么在意这些,国家交往,不在乎这些细节。

贾琮向真真国公主询问道:“莉莉娅公主,不知你们周边四大强国,如今科技发展到了何等地步”

听到这个问题,莉莉娅十分骄傲地说道:“皇上陛下,你的消息已经落伍了。”

“早在半年前,我真真国已经灭掉了原本的四大强国之一的鹰国,跻身于四大强国之一。”

“并且还是四大强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皇上若想知道我真真国发展到了何等地步,倒也简单的很。”

“相信你们派出的留学生,很快就能给你们带来详细的消息的。”

听到这个消息,贾琮倒是真的大吃了一惊。

他没有想到,真真国竟然如此强大。

竟然一举灭掉了鹰国,跻身于西方四大强国之首。

自己的消息,还是太落伍了啊。

必须要让锦衣卫,派遣人手,收集西方的消息。

不过,这件事情,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毕竟,双方外貌差异太大。

东方面孔在西方必定会引起关注,想悄无声息、不动声色的收集情报,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再难,这件事情也是要做的。

不多时,宴会结束,真真国使者团退去。

此时,保守派的人,又跳出来,强烈反对和真真国建交,并反对还要派留学生去真真国留学的事情。

我泱泱中华,向那些蛮夷之国学什么

不过,这些反对,被贾琮强势镇压住。

且说真真国公主回去之后,便开始打听,大夏皇上究竟哪位妃子,当年请自己作的诗。

很快便是打听到,原来是琴妃。

然后,真真国公主,便准备好礼物,拜访琴妃。

两女竟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却说到了第二日,贾琮便在早朝上,提出要组建一个三百人规模的留学生团队。

这三百人,皇室占一个名额,文臣子弟占据一百个名额,勋贵和武将子弟占一百个名额。

剩下九十九个,从国子监中挑选。

而这些选派出来的子弟,并非选出来就可以了,还要通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了,才能成为留学生。

其实,如果真是要留学,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完全可以全部派遣寒门子弟,甚至是平民子弟去。

他们更懂得珍惜机会,学习会更刻苦努力。

只是贾琮派遣留学生的目的,并非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在贾琮规划中,只要几年时间,华夏的科技发展,就能追赶甚至超越西方科技。

他派遣留学生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让华夏燃起更多的新学之火。

他可太了解这些海归归来学子的秉性了。

他们会觉得西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华夏的一切都是腐朽的,落后的。

他们会大肆鼓吹新学,贾琮还会引导他们创办学堂,四处演讲。

他们一定会和保守派发生激烈的冲突。

到时候,贾琮身上的压力,就能够小很多,甚至还可以藏在幕后当和事佬。

而有了这三百个火种,星星之火,终会燎原。

新学的推广,势必会加速前行。

却说皇上吩咐下来了,文武百官,却也不得不遵从。

不过,他们自然不会派家中嫡子出去留学的。

有些子嗣少的,甚至不愿意派遣子嗣出去,而是准备挑选族中子弟充当留学生。

当然了,哪怕是挑选族中子弟,也不敢挑选太过不成器的。

皇上可说了,人选选出来之后,可还是要经过考试的。

若考试成绩太差的话,皇上可是要重重责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