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剑北道的北方乃是黔东道。
从黔东道开始就不算是北伐了,
按照地理位置应该叫西征。
左中右三军也可以叫上中下三军。
黔东道的最高统帅为李靖,由他坐镇后方统筹调度一切。
哪怕是身为上中下三军指挥的裴行俭、李牧和陈庆之也是一样的,
要听从李靖的军令行事。
军令如山是写在大乾军律之中的。
可以质疑,但必须执行。
尉迟恭统领五千轻骑为上军先锋。
秦琼统领五千轻骑为中军先锋。
程咬金统领五千轻骑为下军先锋。
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和翟长孙四人加起来还有两万重装步兵玄甲军。
薛仁贵率领他的精锐作为机动部队。
除此之外,还有李存孝的特殊兵种飞虎军,这种一支人数很少的精锐部队。
另外周泰、蒋钦、太史慈和甘宁四人将率领大乾战船船队北上,
届时他们听从洛东道的戚继光指挥。
......
黔中道的最高指挥官乃是徐达。
三军指挥则是皇甫嵩、狄青以及前一段时间加入的蓝玉。
猛将方面则有常遇春和夏鲁奇。
就这两人之前面对拓苍皇朝东军打出的战绩,可以说是拓苍小儿闻之夜啼了。
常遇春目前有一万精锐铁骑虎啸营,
为与张飞的黑骑营有所区别,
虎啸营的铠甲是黑金色,且以金色为底的铠甲上有黑色纹路。
最后便是目前大乾最北方。
以洛王城为最前线的洛东道。
洛东道的最高指挥为苏定方。
因为他之前立下了足够大的军功。
覆灭了两万争天骑和两万轻骑兵,
这对于拓苍皇朝是一次重大打击,
不光是军队打击,还是士气打击。
洛东道的三军指挥则分别由韦孝宽、戚继光和吴起担任。
先锋则有天水麒麟儿姜维、白马银枪高思继和同样前一段时间加入的贺若弼。
为了让大乾有足够多的巅峰,李承泽前一段时间专门召唤了一批一流及顶级名将。
宗泽、陆逊、陆抗等将领也会从南方北上,逐渐加入战场。
只有身在剑南道的李广、夏侯惇和折御卿等人不会参战。
他们负责的是防守是百莽高原,还有剑南道长城及牧场的建设。
......
就这样,从最西边的栖云道一路往东北,到了最北方的洛东道,将会是一整条战线。
这一整条战线将倾尽全力,
与拓苍皇朝全面交战。
因为这将是大乾最好的机会了。
这是大乾与拓苍皇朝的信息差。
拓苍皇朝还是有不少人其实不清楚大乾的装备优势,到底优在哪?
以及不了解大乾军队真正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