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高顺率领的步兵营装备继承了他陷阵营的配置,堪称是重型步兵里的精锐,否则也不会被选来宿卫都城。
这样一支队伍,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战场上,足以一鼓作气碾碎敌人的步军,堪比骑兵的威力。
不得不说,能够组建这么多甲胄齐全战斗力强大的精锐部队,固然有本身刘备军规模不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得说是顾南行运营得当。
事实上,顾南行这种更多利用集市,以公平方式竞标方式采购的东西,工艺比之前匠户制作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更神奇的是,这样也让盔甲的工艺和水平得到了提高。虽然不是未来那些形制,可是盔甲的质量士兵们和将领们都赞不绝口,认为大有提高。
对此,顾南行也是只能认同。所以,这一次来兖州,他虽然在指挥作战上颇为保守,可是对于政事等的改革,那还是要抓起来。
只能说,亲自挂帅管理,和假手他人之间的区别不能以道里计,这兖州很多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确实是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相比于顾南行的保守,孙氏众人此刻已经进入了枕戈待旦的状态。不管是睢阳的孙贲还是彭城的孙策,都正在集结重兵想要向着兖州和徐州发动猛攻。
只要他们可以突破刘备军的防线,拿下几座关键城池,那不仅仅是扩大地盘,更是可以获得大量的税赋和人口。
要知道这中原不比江东,这里一县之地,人口和税赋都比得上南方一郡之地,哪里是他们肯轻易放弃的呢?
尤其是孙策和孙贲这种,经历过当初夺取江东等地艰难的人物,自然是对中原区域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
只是,想要夺取刘备军的地盘可不容易。刘备军并没有调集所有的兵马前去前线与曹军对峙,而是保留了大量兵力在南线与孙氏兵马对峙。
哪怕是孙策和周瑜,经历了之前江东军对刘备军的大败之后也并不愿意与刘备军真刀真枪的拼命。
他们更希望曹军能够吸引更多的刘备军,把刘备军全部吸引到河内一带,给他们创造进攻的机会。
奈何,曹操和刘备在河内和河南一带对上之后,双方都陷入到了对峙之中。
曹操作为用兵高手,能够一举歼灭刘备军近万人,算得上是当今天下最顶尖的人物。而且,曹操自黄巾起义之时,就对刘备颇有了解,是以对刘备军作战也颇有心得。
以怀县为中心,双方反复交手,但是都无法取胜,只能是继续相持。
而与之相反,封丘在关羽手中,他倒是占据绝对优势。
可是曹仁等人据河而守,贯彻一个拖字诀,把关羽的所部牢牢牵制住,也算是竭尽全力。
至于顾南行和诸葛亮,一南一北为前线筹措粮饷倒还是能够支撑。
只不过,确实是让某些人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