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私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林易越来越疑惑了。
在他看来,这里可是启明城。
这些世家存有私军,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忌惮的事情。
如今更是明目张胆的进入了启明城。
而且除了刚刚过去的那支私军队伍之外。
很快,就有第二支队伍经过。
就在这个时候,哪个小二端着一个盘子,走了进来。
“这是送您的水果。”
小二将盘子放在林易等人的桌子上,随后就准备退下。
“等等!”
骷髅忽然叫住了小二。
小二问:
“客官,有什么事情吗?”
骷髅用手指摸着下巴,问道:
“你知道,外面过去的那些军队,都是谁的人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小二走上前去,看了一眼之后,说道:
“像是孙家和纪家的私军……”
“孙家和纪家?”
林易皱了皱眉头。
“欸?”
小二看到林易的反应之后,明显也有一些意外:
“客官,看您这穿着打扮,还有阔绰的出手,怎么看也是个世家子弟吧?怎么连孙家和纪家都不认识?”
林易眯着眼睛,迟疑的摇头。
“孙家和纪家,算是整个南诏最强的世家之一,其在那些世家之中的地位,估计和咱们大楚的王家谢家差不多。”
林易原本还有一些疑惑。
但是听到“王家”和“谢家”之后,也是立刻就通通明白了。
那也是老朋友了。
但是……
“孙家和纪家的私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林易又问。
小二笑了一声,道:
“几位是楚人啊!那是小的有眼无珠了,将你们当成我们大诏的世家子弟了,罪过罪过!”
“无妨!”
林易摆了摆手,接着问了一句:
“你知道,为什么孙家和纪家的私军,会出现在这里?”
小二答道:
“孙家和纪家本来就在启明城附近,他们私军都很多,都是千人以上,想进城,肯定很简单吧?”
林易微微颔首。
小二说得这些,林易肯定也能理解。
但……
他迟疑片刻之后,说道:
“这些人进城,肯定是有什么动作。”
在思忖之后,林易猛然惊起,他询问骷髅道:
“前些日子,苏木他是离开了吗?”
“对!”
骷髅点了点头,不假思索道:
“苏木不是去平叛了吗?”
“那现在启明城,还剩下多少楚军?”
林易又问。
骷髅思考片刻后,答道:
“应该剩的不多了,就几百人了吧?”
“那启明城,还有驻军吗?”
林易的面容变得紧张了起来。
骷髅回答:
“有啊!不过都是泰正帝陛下新招的那些新军吧?不过训练权还在咱们这里吧?咱们剩下的那些楚军,其实都是训练这些新军的人。”
“而且调动他们的虎符,也在咱们手上,倒是不用害怕他们搞什么事情。”
林易直接站了起来,大声道:
“你傻啊!你不知道……这些新军的战斗力,跟那些世家私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吗?”
“他们几千人打进来了,你就算有两万个新军,也够呛打得过。”
骷髅此时才如梦初醒: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些世家,想要造反?”
林易面色更加凝重了。
再结合最近每次抓捕衍鬼众的时候,那些世家私军都在,而最终的结果是,衍鬼众都提前被人通气,导致逃走。
将这些信息连结到一起,林易愈发感到大事不妙。
“诶呀!咱们这些市井小民……不用管这些事情,现在世家又掀不起什么风浪,大诏早就是楚人的天下了。”
小二似乎对妄议朝政也有一些兴趣,他滔滔不绝的说着:
“不过这些楚人做得真不错,现在大伙儿过得越来越好了,以后肯定越来越不错了。”
说完,他嘿嘿一笑:
“你们聊你们聊,我先走了。”
小二刚刚欢天喜地的往外面走,刚刚走到门前,就停了下来。
他的面前似乎站着一个人,让他没法继续走。
而小二在看清楚那个人的长相之后,也是咧开嘴笑了:
“欸!东家?您怎么来了?”
说着,他就扭头对林易几人说道:
“这位是我东家!他这个人相当厉害了!等会儿你们可以聊聊天。”
小二接着兴奋的对面前的“东家”说道:
“这几位是咱们楼来的贵客!看上去也是年少有为,东家您跟他们,肯定有很多东西可以……”
呲——
小二的最后一个“聊”字还没有说出口。
他的胸口就忽然被利刃贯穿了。
白晃晃的刀刃从背后露出,挂着几道血液。
小二低头看了一眼自已胸口,似乎是有一些不敢置信。
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扑通——
小二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骷髅和上官落见状,也是立刻站了起来。
“不用急!大家可以聊一聊。”
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男人,撂下了手中的刀刃,随后拿出手帕,擦了擦手上的血,接着慢悠悠的走到了林易等人的面前。
最后在那张四方桌子的最后一个空缺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个位置是给我留的吗?”
那位东家的脸上有一道狰狞的长疤,让他本来还算是英俊的面孔,变得可怖了起来。
“坐下来吧!”
见到骷髅和上官落愈发变得紧张,似乎随时准备动手的时候。
林易忽然开口道。
上官落和骷髅都有一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了林易。
但是在看到林易的神情如此淡定之后。
两人也是半信半疑的坐了下来。
林易转过头,看着那位“东家”,道:
“想必你就是……”
“罗候。”
脸上长着长疤的东家,看着林易,笑眯眯道:
“你也可以叫我……阎罗。”
“阎罗?!”
刚刚坐下来的骷髅,吓得立刻站了起来。
而等他看清楚这位东家的长相之后,也是忽然明白了什么。
阎罗指了指自已脸上的疤,笑问:
“是因为它……才认出来的?”
林易点头:
“洪源四年,大楚前吏部侍郎罗候,携家眷流放北渊,路途遭遇贼人刺杀,全家被杀,而罗候则脸部中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