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事情他们可以自行处理,不管是进行科举选拔贤良之才以充实官吏,还是增加一点赋税,原则上其实都不用征求陈刽的同意。当然,前提是他们自己愿意承担事情带来的后果,科举取士还好说,韩远霄的意思其实是和陈刽打个招呼,目的是为了得到军方的配合而已。
可加税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没有得到陈刽的同意,税务部如果敢贸贸然加税,还是加农业税,绝对会被百姓指责,甚至有可能会闹到司法部去。
到时候江家必然得交人出来顶罪。
看了税务部的摘要,陈刽多少有点生气,普通百姓是华夏部的根基,别说现在华夏部有的是钱粮,就算真的不够钱用,陈刽也不可能轻易允许加税。
整个长江以南都是富裕之地,更别说还有江南这样的鱼米之乡了,这一年多以来,每天都有钱粮运回四川,哪里会不够用的。
第三本是司法部的摘要,有人建议陈刽大赦天下以安民心,所谓的大赦天下其实就是减刑,甚至是直接把犯人给放了。
陈刽想都没想拿起了黑色的墨笔,就要往上面打叉的瞬间又犹豫了起来,想了想,又换成了红笔,批注道:有期徒刑可根据犯人的表现适当减刑,却不过过量,无期徒刑罪无可恕。
华夏部没有死刑,最高量刑可达五十年,也就是说能被判无期的人,必然是罪大恶极之辈,这种人如果都被减刑了,那还要律法干嘛,之所以会被判无期,陈刽就没有想过让他们活着离开矿区。
累死算球,如果能狠得下心自杀,那陈刽还能敬他们是一条汉子。
连续看了两本不合心意的政事摘要,陈刽不由得有些兴趣缺缺,随手拿起了一旁的军报摘要看了起来。
第一份是关于广元县的三郎的事情,陕西方向朝廷增兵五万,不过因为有剑阁防御,所以三郎虽然只有一万主力和一万联防队,不过依然防御得固若金汤。
毕竟冷兵器时代面对险要地形还能拿人命去堆一下,可面对枪炮,再用人命去堆,意义就不大了。
第二份军报是关于打箭炉的,邢洪海汇报说高原上的兵马有所意动,大小金川的部落也在集结兵力准备应对,具体的情况还在打探。
高原部落众多,爆发内战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陈刽却嗅到了别样的味道,自从华夏部占领打箭炉之后,这么长时间以来,高原上都比较安稳,居然会在这时候意动
参谋部的意思是不用理会,等大小金川部族求援,可以再给与适当的支援。
陈刽想了想,拿起红笔批注道:“可以跟大小金川部族的头人商量一下,组织一场,或者多次的联合军事演练。
把除了需要保密的武器以外的武力都对外展示一下,同时可以适当的出售一些军备给大小金川的部族,以增强其实力。”
陈刽想了想,另外给邢洪海增兵五千主力和一万联防队,并叮嘱其严加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