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一家人被饿死了,想要找个地方埋葬爹娘都不行,跪在地主刘德面前苦苦哀求,都被无情拒绝。
幸好有个叫做刘继祖的人看他们兄弟实在可怜,给了他们一块地,让他们埋葬了父母。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回老家,刘德差点被吓死了,还好朱元璋和当年的韩信没有为难屠夫一样,不仅没有整刘德,还给刘德赏赐了一些地。
而帮助过他的刘继祖呢?
早就死了,于是朱元璋找到了刘继祖的儿子,给他封了个义惠候,一直传到了明朝灭亡。
但即便是朱元璋很讨厌地主,但他知道,离开了地主还真不行。
所以,在他有实力之后,就开始拉拢团结这些地主乡绅文人等阶级,快速的恢复了战乱地区的生产经济秩序。
所以,有人说,朱元璋刚开始算是农民起义,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就转变成了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这是他没有和其他农民起义都遭到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而像李自成,那就是逮着地主就打,所以地主阶级自然就不愿意跟着他们混了。
而太平天国呢,倒是比李自成好一些。
他们倒是没有和地主完全对立,反倒是基本上一直在和地主合作。
只不过呢,因为他们的土地思想一直都是平分田地,虽然因为各种问题,并没有严格执行,但想要让他们多相信和器重地主,给与他们多高的地位,那也不可能。
所以,虽然当时的汉人地主,特别是大地主虽然也讨厌清朝,但在面对太平天国之时,还是愿意和满清一起对付太平天国。
这就有点类似后来的国府时期,那些大地主宁可跟倭寇眉来眼去,也一直想要先干掉红色军团。
因为要和那些住“牛棚”的农民一样平起平坐,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
“啊~噗!”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时空,一个身穿长衫的读书人竟然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
历代时空的观众,没有人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但是,在各大时空的朝堂,气氛确实十分的严肃。
因为,这个问题,真的很严肃!
很多皇帝看着大臣的眼色都不是很好。
...
【那总结一下就是,农民起义往往是迫于生存压力而被迫举旗造反,很多都是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和思想纲领的。
这是极其重要的!
有了正确的思想纲领,才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哪怕是遇到一些挫折,也能修正回来。
但要是没纲领,那就是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了。
其实,说起来,太平天国也是有自已的思想纲领的。
就比如《天朝田亩制度》里面的一切土地归皇帝所有,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分田分地等等。
这其实就跟新华夏的一切土地国有,禁止私人所有,农村人都能分田分地差不多。
另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对后来的起义者们产生了很多的启发。
至于太平天国为什么失败了,用一句很正式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纲领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
具体来说的原因有很多,我也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
不过其中有一点倒是可以说一下。
就比如新华夏之所以能不依靠地主就成功了,就是他们因为建立了自已的庞大的思想宣传队伍,深入到了基层百姓之中,从而使得朝廷不再需要地主去充当组织百姓力量的中间人。
地主,没用了!
所以,当60万对80万,优势在敌方,敌方还有坦克,卡车,飞机的时候。
他们一声号召,几百万的百姓就推起了小推车,源源不断的从后方给他们充足的后勤支援,硬是将敌人给打趴了下去!
当然,在他们几十年不断奋斗过程中,他们也犯过很多错,走过很多岔路。
但是最终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最初的理想,始终坚持站在最广大的穷苦百姓这一边,所以他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改错,不断的尝试,最终走出了自已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