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北边鞑子、东北方向的女真都被陛下击溃,新朝已无需天子守国门,不如定都江南吧。
金陵乃是六朝古都,文化昌盛,人杰地灵,又是江南兵家必争之地,做都城甚为合适。”
一些文臣怀念江南富庶,气候温润,于是纷纷附和,口称皇上“文治武功”已无需戍边,不如定都金陵。
另一些文臣武将,则从历史上几乎都是从北往南一统九州,强调北方的军事价值,与定都南方的一派争论起来。
贾琮抬起右手,缓缓往下按去,百官顿时安静下来,贾琮道:
“江南气候温润,繁华似锦,若是个寻常百姓,朕也愿意在江南逍遥快活一世。
不过,一座城池像人一样,亦有其性情。
金陵就好似出水芙蓉的少女,朕很喜欢。但是,这样一座城做一个泱泱大国的都城不合适。
如今的京城街道宽阔,建筑恢弘,整座京城透着古朴、庄严、大气、沉稳。
冬季的冰雪和寒风,又给京城平添了一分肃杀之意!
这样一座城池方才配得上一个帝国的都城。”
文武重臣听闻,深以为然,忙道:
“吾皇圣明!”
接下来提到国号,贾琮希望用“中华”或是“华夏”。
然而这次遭到文武百官一致抗拒,纷纷谏言,自古以来,中原大地的国号都是单字,顶多称呼时在前面加个“大”。
用两个字做国号,有违正统。
贾琮见状,终究没在国号一事上与百官们执拗,将国号定为“夏”,华夏的夏。
由于前有夏商周的“夏”,史官记载为大夏,又称后夏。
这时,亲兵们把饭菜送进来了,贾琮吩咐众人在御书房就餐。趁着这空档,贾琮命亲兵抬进来一张巨大的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