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武道九品(2 / 2)

要是不愿意投靠大乾朝廷,对于这些武道上三品的高手,只要你不造反,不跟朝廷作对,大家平时也就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你要是胆敢煽动百姓,聚众造反,大乾立国千年,也不是没有手段收拾你们。大乾传承千年,靠的可不是文成,而是武制。

三品武夫,可以做到断肢重生,只要不是被当场打成了劫灰就还有一线生机。这样的存在,轻轻松松的活个几百年是不成问题的。

不说大乾皇室,就是跟着大乾太祖开国的那批王公贵族,这千年的时间里面,也是有高品武夫一直没有断绝过的世家,千年来一直世袭大乾一等公爵。

靠的就是这高品武者的坐镇。

只不过,这些人常年跟大乾皇室联姻,而且都有着相同的利益,早已经可以说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了。

刘平安在大乾武道阁收捡漏买下的这本武道版《梵圣十二经》里面记载的修行方法跟现在的武道体系大差不差,不需要灵根也能够修炼。

之所以练死了那么多的天才,却是因为他需要用五行之精来冲刷肉身,铸就武道根基。可是,不到三品的武夫,还没有达到断肢重生的境界。

就算是达到了五品铜皮铁骨境的武夫,完成了用真气与气血对全身的淬炼。再加上六品化境对可以掌握自己全身每一份气机的精准把控,也是承受不住五行精气对自身的冲击的。

大乾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三品武夫尝试过修行这《梵圣十二经》,但根据刘平安这几天通读的大乾历史,却是没有一个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这大乾史书上面的。

大乾的史书,共有两种,一种是编年体,按照时间的顺序逐年逐月记载发生在大乾的各类大事件。类似于孔仲尼所书的《春秋》。另外一种,就是类似《史记》的纪传体通史了。

不过,大乾的纪传体史书上面记载的,不光有各个时间段影响深远的人物,还专门为上三品的强者单开一页。

纪传体史书,是大乾开国之前就有的。当然了,这可能跟这个世界武力至上有关。就算你有城府,有计谋,但是没有一手压服天下群雄的实力,也是没有人会服你的。

这编年体通史,据说是乾武帝时候出现的一种新流派。身为诸侯王出身的武帝,虽然也是乾太祖的嫡系子孙,但终究不是正统,是靠着清君侧上位的。

发现了这种新的新的史书记载方式之后大喜,遂命翰林院翻修了十三州的纪传体通史——《武神传》,用编年体的方式重新记录了一遍。

分上下两册,上册记录的是大乾王朝之前的事情。这下册,则是专门记录大乾王朝的历史。现在,这编年体的《大乾通史》就是由五皇子,由于五皇子现在还没有封王,也就没有像六皇子一样,有景王的封号。也就是景王哪个体弱多病的哥哥五皇子负责修撰。

只是,这修订后的纪传体通史——《武神传》,第一页记载的是大乾太祖赵无极的光辉事迹。里面还形象地附上了精美的彩色插图。第二页的乾武帝跟乾太祖赵无极相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平安有理由怀疑,当时翰林院的那帮人这是在借机拍乾武帝的马匹。

这两人的传记刘平安也是看了,只是,这最后一笔——享年九十九岁卒,却是让刘平安怎么也看不明白。要知道,这两位可都是一品武夫,半步武神的存在啊!

怎么可能只活了99岁呢?大乾太祖就不说了,但是这乾武帝据说死的时候,大他200多岁的爷爷辈的一位二品武者还活的好好的,这没道理啊!

刘平安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翻遍史书,却发现,《武神传》里面的开国皇帝,无一不是半步武神的一品武者,但是却都没有活过百年,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